第A05版:资本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05年04月21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计数据显示经济依然过热
债市中期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黄宪奇

    □记者  黄宪奇  北京报道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显示,宏观经济继续过热,有些指标出现一定程度反弹,相关部门的调控效果依然不明显。

    考虑到下半年消费物价指数反弹的可能性依然较大,为了抑制经济局部过热,下半年央行极有可能再次升息,债券市场经过近半年的强劲上涨,已经积聚了大量获利盘,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也明显加快了资金回笼的力度,并且下半年各类发债主体都加快了发债步伐,债券供应量将会大幅增加,债市中期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一季度2.8%的CPI同比增幅显示物价上涨比较温和,具体到3月份,CPI同比涨幅为2.7%,比2月份CPI3.9%的涨幅明显回落。中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陈济军博士认为,食品价格涨幅趋缓对物价回落有较大贡献,并且国家为了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限制了公共服务品的价格涨幅,另外2月份CPI大幅攀升有春节的干扰因素存在。

    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通货膨胀的威胁仍然存在,下半年消费物价指数有大幅反弹的可能。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最新研究报告也显示,由于食品价格变动的季节性特征,年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也将会出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形特征,1季度(主要是2、3月份)物价涨幅会比较高,之后物价涨幅回落,4季度物价涨幅会再次扩大,平均涨幅为3%左右。

    广发证券的刘朝晖也认为,去年的物价上涨因素对今年的CPI变动也有较大影响,据测算,消费物价指数去年的翘尾因素将在6—8月份集中体现。这意味着如果新增涨价继续累积,今年2季度末和3季度将是2005年全年加息压力比较高的时段。

    宏观调控未能抑制经济过热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与2004年全年增速持平,但高于去年下半年的增速。另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仍令人担忧,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0998亿元,同比增速为22.8%,而去年一季度由于经济过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43%,在去年一季度增长速度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22.8%,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

    此外,房地产投资依然快速增长,房价增幅提速。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7%,继续高于投资整体增速,而且与去年全年29%的增幅相差无几。在快速增长的房地产投资的后面是各地不断攀升的房价,房价持续上涨的背后隐藏着经济的持续过热。经济反弹的压力使得今年的宏观调控不会放松,甚至仍有可能增强。国家将倾向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调控的着眼点将会从过热领域转向过热的源头,即从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转向房地产。

    2005年3月16日,央行提高房贷利率标志着国家开始从需求方面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中信证券的陈济军博士认为本次房贷利率上调的幅度有限,对房地产投资增量调控会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在建项目的规模较大,开发商为了收回投资,不会让项目半途而废。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后,如果管理层认为调控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不排除再次升息的可能。

    债市中期不乐观

    受宏观经济数据出台的影响,昨日交易所债市出现了高位震荡,成交量也继续小幅萎缩。加上近半年来累积的上涨幅度巨大,市场的观望气氛较为浓厚。

    企业债市场在经过连续三天的横盘整理后,昨日终于出现大幅下挫,成交量也出现急剧放大。由于目前上市的企业债以长期债居多,面临央行再次升息的威胁,市场不免有些恐慌。

    昨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今日发行票据500亿元,加上本周二发行的300亿央行票据和50亿正回购,央行本周至少将回笼资金850亿,其中3年期央行票据近两周的发行量累计将达到650亿,在只有50亿正回购到期的情况下,央行如此大力度地回笼资金,说明当前债市过度宽裕的资金面已经引起了央行的高度关注,而3年期央行票据的巨量发行将长时间地锁定资金,其力度将更为猛烈。

    日前各发债主体相继公布了全年的发债计划,国债、金融债、银行次级债、企业债券全年的发行总量将至少超过1.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6%左右。并且发债安排将集中在下半年,初步估计下半年每个月的债券供给量将超过1000亿元。

    目前交易所国债市场已经运行到了历史高位区域,各期限品种的收益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即便有宏观经济面的支撑,其上涨的空间也会因其内在价值而受到限制。后市随着债券品种和数量的不断丰富,过于充足的市场资金得以找到更好的投资对象,因此不排除交易所债市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的可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