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2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4月0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证券代码:601872 证券简称:招商轮船 公告编号:2024[020]
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签署卡塔尔能源LNG运输项目长期运输
及造船协议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招商气运收到卡塔尔能源公司《授标书》,公司受标6艘LNG运输船长期运输协议。

  ●  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招商气运下设的6家单船公司,分别与韩国三星重工签订6艘17.4万立方LNG运输船造船合同。

  ●  本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招商气运下设的6家单船公司分别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订6艘LNG运输船舶15+5+5年期的《长期运输协议》。

  ●  卡塔尔能源公司、三星重工为本公司之独立第三方,本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  本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一、交易概述

  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本公司”或“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标卡塔尔能源公司LNG运输项目的议案》,同意招商轮船液化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下称“招商气运”)参与卡塔尔能源公司(下称“卡塔尔能源”)LNG运输项目的投标,并授权公司管理层推进后续谈判、签约事项。具体内容请见公司10月31日发布的《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3[070]号。会后,管理层积极推进项目投标、谈判事宜,并按照卡塔尔能源要求,于2024年2月提交了项目标书。

  2024年3月,招商气运收到卡塔尔能源来函《授标书》,初步确认受标6艘17.4万立方LNG运输船长期运输协议。根据上述《授标书》,6艘船舶将由公司在韩国三星重工有限公司(下称“三星重工”)订造。

  2024年4月1日,招商气运下设的6家单船公司与卡塔尔能源在卡塔尔多哈完成6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舶15+5+5年期的《长期运输协议》签署,期租价格参照目前第三代LNG船的市场长期租约运价水平确定。同日,与三星船厂签订6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舶的《船舶建造协议》,总船舶造价约为100亿人民币。

  上述交易非关联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此项交易涉及金额未到达股东大会审批权限,无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二、协议方简介

  船东:招商气运为项目设立的6家全资单船公司。招商气运系公司下属主要从事LNG船舶经营管理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22年,注册地为中国香港。

  租家:卡塔尔能源公司,总部位于卡塔尔多哈,是卡塔尔的国有能源企业,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商。

  船厂:三星重工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韩国首尔,是韩国三星集团子公司,是韩国三大造船企业之一,具有国际领先的造船技术和丰富的LNG运输船建造经验。

  三、《长期运输协议》内容概要

  1.运输协议合约期:从船舶交船日起算,15+5+5年租期,租家就15年租约完成后两个5年期租约有选择权;

  2.标的船舶:公司2024年4月1日向三星船厂订造的6艘17.4万立方米LNG运输船舶。

  3.租金:该6艘LNG船的期租日租金根据一定的权益回报率下的资本成本及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调节的操作成本确定,项目租金及收益率水平符合目前第三代LNG船的市场长期期租水平。

  4.合同生效条件和时间:2024年4月1日签订所有文件后生效。

  四、《船舶建造协议》内容介绍

  1. 船舶订造协议的主要内容:签订6 艘 17.4万立方米 LNG 运输船舶,总造价约100亿元人民币。

  2. 6艘船舶交船期为2026年年底至2028年,交船地点为韩国三星重工船厂。

  3. 合同生效条件和时间:2024年4月1日签订所有文件后生效。

  五、其他事项及影响

  本项目是招商气运第一次独立参加国际LNG运输项目投标,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目将提升招商气运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业务基础。对招商轮船而言,项目将进一步夯实公司稳定盈利基础、提升持续盈利能力,丰富重要客户矩阵,提高经营国际化程度。

  截止公告日,招商气运全资、控股拥有大型LNG运输船舶订单达到14艘,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投入营运。

  本次交易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

  特此公告。

  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4年4月3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