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2月29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告期内,公司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3,472.40万元、2,969.63万元、3,653.33万元及2,877.75万元,主要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5,005.22万元,主要包括收到稳岗补贴1,824.34万元、上海市黄浦区重点企业产业扶持资金530.00万元等。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主要系公司固定资产和使用权资产处置损益。

  报告期内,发行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非经常性损益金额分别为2,968.00万元、2,916.48万元、3,531.63万元及2,638.56万元,占发行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3.99%、3.28%、2.79%及3.74%,不会对发行人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确定性影响。

  (五)报告期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1、会计政策变更情况

  (1)公司自2021年1月1日(以下称首次执行日)起执行经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一一租赁》。

  1)对于首次执行日前已存在的合同,公司选择不重新评估其是否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2)公司作为承租人,对该项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2020年财务报表受重要影响的报表项目和金额如下:

  单位:元

  ■

  3)对首次执行日前已存在的低价值资产经营租赁合同,公司采用简化方法,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自首次执行日起按照新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4)对公司作为出租人的租赁合同,自首次执行日起按照新租赁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2)公司自2021年1月26日起执行财政部于2021年度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

  (3)公司自2021年12月31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关于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

  (4)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一一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根据相关新旧准则衔接规定,对可比期间信息不予调整,首次执行日执行新准则的累积影响数追溯调整本报告期期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

  1)执行新收入准则对公司2020年1月1日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如下:

  单位:元

  ■

  2)对2020年1月1日之前发生的合同变更,公司采用简化处理方法,对所有合同根据合同变更的最终安排,识别已履行的和尚未履行的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以及在已履行的和尚未履行的履约义务之间分摊交易价格。采用该简化方法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

  (5)公司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于2019年度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3号》,上述会计政策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6)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关于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

  (7)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关于亏损合同的判断”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

  (8)公司自2022年起提前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

  (9)公司自2022年11月30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发行方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相关股利的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

  (10)公司自2022年11月30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企业将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修改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规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无影响。

  2、会计估计变更情况

  报告期内,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

  3、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报告期内,未发生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情况。

  二、财务状况分析

  (一)资产结构与资产质量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资产结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532,704.28万元、1,705,203.69万元、2,103,888.66万元和2,108,932.35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报告期内,公司资产总额逐年上升,主要与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张有关。2020年公司完成可转债发行,公司通过老店内生增长、加速新店建设和同行业并购等,导致资产总额不断增加。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资产分别为766,165.70万元、791,601.70万元、1,057,822.34万元及989,057.17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9.99%、46.42%、50.28%及46.90%,流动资产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资产比重波动较大,主要系2020年公司完成可转债发行,导致2020年末货币资金大幅增加。2021年末,由于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进行项目投资,货币资金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有所降低。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稳步增长,导致2022年末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有所增加,对应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2021年有所提高。2023年6月末,随着公司应收医保款收回,应收账款余额大幅下降,对应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

  公司资产的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1、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资产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货币资金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3.86%、36.90%、38.88%和30.27%。其中,其他货币资金主要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2020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35.89%,主要系公司当期发行可转债所致。随着募投项目的投入,公司货币资金呈下降趋势。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稳步增长,导致2022年末货币资金有所增加。2023年6月末,公司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导致货币资金有所下降。

  (2)交易性金融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分别为74,484.13万元、15,218.77万元、5,004.51万元和92,500.52万元,均为银行理财产品。公司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3)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整体情况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3,029.74万元、107,692.24万元、184,394.09万元和153,272.81万元,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0.84%、13.60%、17.43%和15.50%。

  2020年和2021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49和15.93,相对较为稳定。公司期末应收账款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增长。2020年和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91%和16.60%,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同比增长10.67%和29.70%。其中,2021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增速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主要原因系宏观经济波动等导致应收医保款回款周期略有延长,从而导致2021年末应收医保款较2020年末增加了32.89%。

  截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比增长较快,主要原因 2022年12月末,受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影响,12月份门店销售规模激增,应收尚未结算的医保款金额增长所致。2023年6月末应收账款余额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主要系收回应收尚未结算的医保款所致。

  2)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均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具体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

  对于应收各地医保结算中心款项,目前均为一年以内。鉴于医保结算中心拥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款项回款良好,因此,未计提坏账准备。

  报告期内,公司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主要针对除医保类以外的批发类客户。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账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医保款账龄均在1年以内,公司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账龄在1年以内的金额占比分别为99.05%、98.88%、98.76%和98.90%。公司赊销类客户主要为国内大型医药商业批发公司及其他连锁药店、诊所等,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小。

  3)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前5名情况

  单位:万元

  ■

  (4)预付款项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预付款项余额分别为9,675.19万元、9,109.02万元、22,547.26万元和16,298.18万元,占发行人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1.26%、1.15%、2.13%和1.65%。公司预付账款主要为预付供应商采购款,2022年末预付款项占比有所提高主要系2022年末部分药品需求较大,公司增加了药品采购预付所致。

  (5)其他应收款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按款项性质分类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0,760.19万元、31,331.03万元、41,947.21万元和34,867.18万元,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71%、3.96%、3.97%和3.53%,主要内容为门店收银备用金、医保预留金及押金保证金等。报告期内,其他应收款持续增长主要原因系门店扩张导致门店备用金、医保预留金及押金保证金增加。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应收款前五位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6)存货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构成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存货由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及原材料构成。其中,库存商品主要为公司采购的各类药品,由于品类较多,保质期有所差异,以2-5年为主。公司库存商品基本为距离保质期超过6个月的产品,过期或即将过期的药品极少。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28.35%、38.41%、34.17%和36.98%。公司库存商品规模持续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公司新开及并购门店数量增速加快,整体运营规模快速扩大有关。

  公司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为如下: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按照单个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具体而言,发行人执行的存货跌价准备政策为:距效期6个月以上不计提跌价准备;距效期6个月,计提比例为30%;距效期5个月,计提比例40%;距效期4个月,计提比例50%;距效期3个月,计提比例60%;距效期2个月,计提比例70%;距效期1个月,计提比例80%,过期产品全额计提。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944.89万元、1,226.57万元、1,677.59万元和1,795.82万元,占公司存货账面余额的0.43%、0.40%、0.46%和0.49%,占比相对稳定。公司已按照政策足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针对存在过期或即将过期的商品,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

  (7)其他流动资产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流动资产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流动资产余额分别为24,895.61万元、31,107.85万元、31,043.95万元和26,221.88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5%、3.93%、2.93%和2.65%。公司其他流动资产持续增长主要原因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待摊房租租赁税和待抵扣及待认证增值税进项税有所增加。

  2、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资产结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长期股权投资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分别为526.05万元、526.05万元、524.91万元和524.76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07%、0.06%、0.05%和0.05%,主要是对合营企业泰州市益丰百姓人药房连锁有限公司50%的股权投资所致。

  (2)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2022年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32,737.96万元主要系期末公司持有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37,160,000股,收盘价8.81元/股。2023年6月末,公司持有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42,710,000股,收盘价13.84元/股。该项目属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因此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

  (3)固定资产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57,669.45万元、91,845.16万元、121,851.21万元和120,881.34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52%、10.05%、11.65%和10.79%。报告期内,公司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升高主要原因系并购和新开门店所致。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办公设备及运输工具,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4)在建工程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在建工程余额分别为23,587.45万元、35,864.21万元、23,984.81万元和33,127.87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08%、3.93%、2.29%和2.96%。2020年末,在建工程余额增加主要原因系湖南益丰医药产业基地在建项目、江苏益丰医药产品分拣加工项目、上海和江西益丰医药产业基地投入增加所致;2021年末,在建工程余额增加主要由于益丰大药房第二总部项目、江苏益丰医药产品分拣加工项目、上海和江西益丰医药产业基地在建项目投入增加导致;2023年6月末,在建工程余额增加主要系上海益丰医药产业基地、湖北益丰医药产业基地等项目投入导致。前述项目的主要施工方和设备提供商主要包括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大福(中国)物流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与发行人及其关联方均不存在关联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工程不存在减值迹象,未计提减值准备。

  (5)使用权资产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使用权资产余额分别为273,774.47万元、322,729.32万元、343,362.22万元和359,349.86万元,占当期期末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5.72%、35.32%、32.82%和32.09%。报告期内,公司使用权资产均为租赁的房屋及建筑物。公司按照直线法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公司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公司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6)无形资产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37,067.80万元、38,924.87万元、47,819.95万元和46,434.92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84%、4.26%、4.57%和4.15%。公司无形资产主要为土地使用权、软件、商标及药品经营许可资质等。报告期各期公司无形资产具体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

  (7)开发支出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开发支出余额分别为458.19万元、723.12万元、725.17万元和2,156.91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06%、0.08%、0.07%和0.19%。报告期内,公司开发支出主要是O2O健康云服务平台建设,该项目系以公司的会员客户为核心,满足会员的在线健康咨询、轻问诊、慢病管理、病友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通过对会员交易全过程的相关数据分析建立大数据体系,对会员进行精准服务,指导其从用药、养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会员的在线体验。

  项目于2015年5月启动,2015年7月完成前期调研及立项工作,2015年8月14日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正式开始实施。自2015年8月1日起,与项目相关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入开发支出。

  (8)商誉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商誉余额分别为333,770.42万元、371,788.96万元、418,792.37万元和439,516.37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3.54%、40.69%、40.03%和39.25%。报告期内,公司商誉余额大幅升高的主要原因系并购唐山新兴德顺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湖南九芝堂医药有限公司、唐山新兴德生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江西益丰健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和秦皇岛新兴民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一系列门店所致。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商誉账面原值及减值准备情况如下:

  a、商誉账面原值

  单位:万元

  ■

  ■

  b、商誉减值准备

  单位:万元

  ■

  公司在每年末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的账面价值,自购买日起按照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公允价值占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其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以分摊的商誉账面价值为限确认商誉减值损失。

  根据公司聘请的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20日出具的《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拟对收购股权及门店资产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所涉及的资产组组合可回收价值资产评估报告》(东洲评报字〔2023〕0827号),上述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及资产组组合均高于账面价值,商誉未发生减值。具体情况如下:

  ①相关标的公司业绩承诺均已完成

  2020年至2022年,公司收购资产时,具有业绩承诺的公司包括新兴药房公司、九州医药公司及九州大药房、江苏市民公司、健康人公司及如东益丰本草公司。前述公司的报告期内净利润均高于业绩承诺。

  报告期内,新兴药房公司业绩承诺期为2020年度,当期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91.03万元,超过承诺业绩金额641.03万元,完成当年度业绩承诺;

  报告期内,九州医药公司及九州大药房业绩承诺期为2020年度,当期经审计的剔除承诺期内并购项目和自选新开门店的亏损后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74.61万元,超过承诺业绩金额893.61万元,完成当年度业绩承诺;

  报告期内,江苏市民公司业绩承诺期为2020年度,当期净利润为1,469.87万元,超过承诺业绩金额169.87万元,完成当年度业绩承诺;

  报告期内,健康人公司业绩承诺期为2020年度,当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18.99万元,超过承诺业绩金额636.99万元,完成当年度业绩承诺;

  报告期内,如东益丰本草公司业绩承诺期为2021年度和2022年度,当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61.24万元和438.55万元,高于承诺数260.00万元和260.00万元,完成本年度业绩承诺。

  ②相关标的公司财务情况与评估相符

  截至2022年末,公司收购资产的财务情况符合预期,商誉相关资产组评估价值为769,790.00万元,高于其账面价值,不存在商誉减值情况。具体商誉所在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相关信息如下:

  单位:万元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续上表)

  ■

  ■

  (9)长期待摊费用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待摊费用分别为26,286.65万元、37,236.23万元、42,344.07万元和42,384.75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43%、4.08%、4.05%和3.78%。报告期内,公司长期待摊费用余额增加主要系装修费和门店转让费增加。

  (10)其他非流动资产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余额分别为5,836.76万元、2,838.71万元、723.05万元和2,845.98万元,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0.76%、0.31%、0.07%和0.25%。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预付门店收购定金和预付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购置款。

  (二)负债结构与负债质量分析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总体结构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负债总额分别为966,359.70万元、918,748.89万元、1,191,741.97万元和1,128,847.87万元。从负债结构上看,公司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构成。

  公司的流动负债主要由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构成。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586,693.12万元、674,522.76万元、965,927.51万元及905,071.39万元,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60.71%、73.42%、81.05%和80.18%。2020年完成发行可转债后公司整体的业务规模上升较快,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及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等经营性负债相应的增加。

  公司的非流动负债主要由长期借款和租赁负债构成。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79,666.58万元、244,226.13万元、225,814.46万元及223,776.48万元,占总负债的比例分别为39.29%、26.58%、18.95%和19.82%。报告期内,公司非流动负债金额及占比下降,主要系一方面2020年发行可转债使得当期应付债券余额增加,另一方面系长期借款余额逐年减少。

  1、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流动负债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短期借款

  2020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38,031.88万元,占公司流动负债的比例为6.48%,主要是公司为了满足经营需要新增的短期银行贷款。

  (2)应付票据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票据余额分别为273,862.04万元353,897.54万元、508,293.15万元和393,949.88万元,占公司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46.68%、52.47%、52.62%和43.53%。2020年末、2021年末和2022年末,公司应付票据持续增长原因系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增长、新开及并购门店后采购规模扩大,应付货款增加所致。2023年6月末应付票据余额较2022年末有所减少,主要原因系2022年末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导致公司增加了药品采购,随后相关药品采购趋于平稳。

  (3)应付账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账款余额分别为108,337.77万元、126,657.26万元、167,774.06万元和202,000.79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18.47%、18.78%、17.37%和22.32%。报告期内,公司应付账款主要为购买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商品采购款。由于公司自身业务的增长及新开、并购门店带来的增量规模上升,相应的采购规模扩大,应付货款增加,公司应付账款余额亦逐年上升。

  (4)预收账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预收款项余额分别为591.60万元、695.90万元、607.80万元和726.90万元,预收账款主要为预收房屋租赁款。公司2020年起执行新收入会计准则,将预收合同款于2020年划入合同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科目。

  (5)合同负债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公司合同负债余额分别为3,054.25万元4,109.73万元、6,068.51万元和7,064.98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为0.52%、0.61%、0.63%和0.78%。公司合同负债主要核算预收客户货款,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体有所上升。

  (6)应付职工薪酬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27,064.58万元、33,163.85万元、50,521.15万元和46,376.01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4.61%、4.92%、5.23%和5.12%。报告期内,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不断增加主要原因系公司规模扩大,员工人数及薪酬增加所致。

  (7)其他应付款

  公司其他应付款主要包括应付押金、质保金及保证金、工程及设备款、股权转让款及门店收购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及应付暂收款等。报告期内,公司其他应付款明细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8)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分别为80,733.25万元、93,564.82万元、127,779.98万元和139,415.62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13.76%、13.87%、13.23%和15.40%,主要为1年以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和租赁负债。

  2、非流动负债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非流动负债具体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

  (1)长期借款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长期借款余额分别为62,825.63万元、36,564.83万元、22,866.81万元和15,110.17万元,占公司非流动负债的比例分别为16.55%、14.97%、10.13%和6.75%。

  公司于2018年向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借款78,400.00万元,以其持有的新兴药房91%股权提供质押担保,期限为7年,报告期各期末借款本金余额分别为62,720.00万元、32,720.00万元、20,321.81万元和20,321.81万元。公司于2021年向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分行借款4,212.00万元,以江西益丰药房持有的江西益丰健民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65%的股权提供质押担保,期限为3年,2021年末、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借款本金余额为4,212.00万元、3,790.80万元和3,790.80万元;公司于2022年8月29日向建设银行常德分行借款8,000.00万元,以其持有的九芝堂医药51%的股权提供质押担保,期限为7年,2022年末和2023年6月末借款本金余额为8,000.00万元和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