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力增强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将提升

  (上接A01版)要继续发挥好退市的“优胜劣汰”作用。“坚决‘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缺乏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而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在退市指标设计上,预计相关部门将根据不同板块、不同上市条件的差异设定与上市标准相呼应的退市指标标准。在退市方式上,除被动退市外,与并购重组等主动退市相关的制度安排有望进一步完善。”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

  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证监会在行动。2024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提升上市公司的可投性”,包括更加积极开展回购注销、现金分红,强化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识,研究从信息披露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等。前期,减持新规、再融资新政与破发、破净指标挂钩,也一定程度表明监管的引导之意。

  多方共同行动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资本市场自身发力,也需要各方重视,凝聚合力。

  “此次会议提出,要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尤其强调要让各地方、各部门参与进来,共同促进投资价值提升,包括优化结构,培育优质公司,而不是让资本市场‘单打独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负有重要责任。“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要切实担起责任,研究形成提高估值举措。国有企业也要有所行动,进一步倡导提高回报投资者的正确导向,将国有上市公司估值和市值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尊重投资者,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促进投资者深入了解公司运作模式、盈利模式,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田利辉建议。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也需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真正发挥“看门人”作用,从关注“可批性”转向“可投性”。“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中介履职质量的评估,倒逼中介机构从市场中筛选出优秀上市公司,淘汰盈利性差、成长性差、创新性差以及投资回报率低的企业,并将公司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投资者回报水平作为重要评价标准,促进中介机构提高执业质量。”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吕成龙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