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基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私募量化中性策略产品
开年“逆势飘红”
● 本报记者 王辉

  ● 本报记者 王辉

  

  来自渠道机构、量化私募管理人方面的最新消息显示,高净值客户对于量化中性策略产品的关注度、认可度显著提升,发行、认购“逆势飘红”。业内人士认为,从量化中性策略的基本投资逻辑看,相关产品“供需两旺”有助于A股获得更多增量资金。

  逆势走强

  “年初总部重点指导了部分腰部、头部量化私募的中性策略产品‘上架’,最近我们也重点向合格投资者推介了相关产品。”某券商上海分公司渠道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该渠道负责人称,当前私募客户对于绝对收益更为看重,指增等量化多头类私募产品发行热度明显降温,近期高净值客户对量化中性策略产品的咨询明显增多,其所在券商加大了相关产品的营销力度。

  对于量化中性策略在发行端“逆势走强”,不少头部量化私募机构表达了积极的观点。蒙玺投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不少渠道方看好量化中性策略,2023年业绩不错的量化私募机构近两个月发行了不少新产品。客户端对此类稳健型产品保持了较为旺盛的需求。

  黑翼资产表示,开年以来,多家业绩不错的量化私募在渠道开放募资并积极发行新产品。该机构一季度新产品备案计划基本以量化指增和中性策略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股票市场衍生品工具进一步丰富,以及量化行业持续创新,量化中性策略产品在2023年呈现出“供需两旺”特征。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量化私募行业的备案新产品以指增策略为主,但量化中性策略产品备案数量达到1260只,占量化产品备案总量的27.27%,显著高于此前几年的水平。

  优劣势均鲜明

  黑翼资产方面介绍,量化中性策略追求绝对收益,一般通过量化选股持有一揽子股票多头头寸,同时卖出基准指数对应的股指期货或进行融券,从而对冲市场波动,赚取选股组合带来的Alpha收益。因此,量化中性策略的投资逻辑主要基于“多头”组合能否跑赢“空头”组合,在牛熊市中均有获利机会。

  蒙玺投资称,量化中性策略的底层投资逻辑主要是利用指增策略战胜对标指数,用对应的做空工具对冲,从而获得相对稳定的绝对收益。因此,量化中性策略产品的优势是在下行市场中保持净值稳定,劣势则是需要支付对冲成本。

  此外,银叶投资量化投资总监王生表示,量化中性策略产品主要在多空均衡的前提下追求稳定的绝对收益,适用于波动较大或趋势不明的市场。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减少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劣势在于对量化模型的依赖性较强,模型的准确性和适应性将直接影响投资效果。  

  作为2023年策略业绩表现居前的百亿量化机构,稳博投资提示,部分头部量化管理人对于中性策略产品的发行意愿可能不强:一方面,期指等对冲工具基差的波动会让对冲成本不稳定,影响产品收益;另一方面,A股市场进一步下跌的概率可能较为有限,量化指增、全市场量化选股策略产品的回报潜力更大。

  投资要点需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在选择这类产品前,投资者需要掌握一些投资要点。

  蒙玺投资认为,量化中性策略的交易量对产品的交易成本影响较大,相比其他策略,更容易达到所谓的“策略容量上限”。从大类策略配置角度来看,在市场利率出现上行压力的情况下,量化中性策略对“固收+”策略有更好的边际替代价值。

  从策略容量上限的角度分析,稳博投资表示,量化中性策略和多头策略一般会共同占用单家量化机构的策略容量,因此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管理人整体的量化选股容量上限。此外,如果市场迎来持续上涨行情,量化中性策略产品会因自身的策略特点而跟不上市场涨幅。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在选择量化中性策略产品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投资目标、风险偏好和市场环境,谨慎评估潜在的投资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