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南造船
今年以来累计交付17艘中高端船
● 本报记者 王可

  ● 本报记者 王可

  

  中国证券报记者11月2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南造船”)为东华能源公司建造的第2艘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化气运输船(VLGC)“潘茂名”号已完工交船。这是今年以来公司累计交付的第17艘商品船,属于年度计划外的增产船,17艘商品船全部为中高端船型。江南造船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现,年度商品船交付任务圆满完成。

  打造绿色船舶

  江南造船坚持工艺创新、流程优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全力打造VLGC精品船型。93000立方米VLGC容量大,采用双燃料技术,既可以使用传统的重油,也可以使用清洁的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动力。该型船设有4个A型独立液舱围护系统,采用江南造船高效的专利线型技术(VS-Bow),配合“LPG双燃料主机+轴带发电机推进系统”,可使船舶未来营运过程中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降到最低、碳排放指标超前满足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第三阶段要求、氮氧化物排放降低80%,被称为“未来型”绿色船舶。

  该型船总长230米,型宽36.6米,航速16.5节,入级DNV船级社,在满载、压载和不同比重的液货装载工况下均有出色、均衡的性能表现。对标国内外同类型产品,该型船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包括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舵球节能装置技术,船舶的快速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次实现低温钢全国产化,大幅压缩采购周期;燃油续航达到23000海里,并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排放要求。

  形成造船新模式

  今年是江南造船产品转型升级、工艺工法创新和精益管理生产全面提速的重要一年。全年交付的5型17艘商品船包括:9艘93000立方米VLGC、2艘86000立方米超大型VLGC、1艘40000立方米中型全冷式LPGC等。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建造的目前世界上最大双燃料动力第四代VLGC精品船型(Panda 93P)首次迎来集中批量交付,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VLGC研发建造中心地位。

  在大型及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领域,江南造船亮点颇多。被誉为“海上巨无霸”“超级带货王”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实现节拍化建造、批量化交付。15500TEU大型集装箱船及正在建造的15000TEU和14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等产品严格按江南造船独创“843”生产节奏推进。

  今年以来,江南造船全面应用“双坞双线、三区联动”大工法,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公司合理规划生产资源,通过节奏控制,实现3号坞、4号坞、重型平台同步建造,每批次4艘整船出坞、4艘半船起浮和双巨型环段浮态入坞,目前已形成常态化,显著提升了建造效率。

  同时,江南造船推进液化气船“三合一”试航和超大型液化气船“船船互驳”新技术应用。公司通过“二合一”试航积累的经验,并突破A型罐货物试验技术,对常规试航、燃气试航、货物试验项目进行分解和整合,实现流程再造。从人员组织、工艺技术、安全管控、加注和试验流程等方面不断优化,实现系列船“三合一”试航,进一步缩短了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造船新模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