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念好精准有力四字诀 货币政策将注重提效
●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近期,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态势更趋明显。专家认为,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阶段已过去,但货币政策不会退坡转向,而是会念好精准有力四字诀,保持货币政策总量适度和节奏平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此外,政策协同有望进一步加强,不断提升宏观调控整体效率。

  保持总量适度与节奏平稳

  专家预计,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力,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和节奏平稳。

  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落实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要求,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统筹考虑今年最后两个月和明年开年的信贷投放,以信贷增长的稳定性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接近人民银行人士表示,所谓“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就是希望1月“开门红”时点或3月、6月等贷款“大月”不要“冲太猛”,适度向前后贷款“小月”进行平滑,通过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提升经济恢复发展的稳定性。

  结合“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指导思路,专家认为,未来银行信贷投放的季节性波动将更趋平滑。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高瑞东说,从过去五年数据看,一季度至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当年新增贷款总量平均比例分别为35.7%、25.0%、22.1%、17.2%。“强化宏观调控,重视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意味着未来信贷投放周期性特征会减弱,部分明年贷款额度或提前至今年投放。”他说。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考虑到近期特殊再融资债券资金部分用于偿还存量的高息贷款,对后续月份的信贷表现可能形成“挤出效应”,部分明年“开门红”储备资产或提前至今年底投放,2023年最后两月的新增信贷规模预计同比可维持持平或小幅增长态势。2024年一季度信贷增量将更加平稳,维持在过去五年同期均值水平,季末月和季初月信贷波动将大幅降低。

  用好“增、减、取、舍”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要求信贷结构有增有减;与经济金融结构深刻演变相适应,分析信贷增长要有多元视角,科学看待、有取有舍。

  不少专家认为,“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是下阶段货币信贷政策调控一大看点,具体可概况为“增、减、取、舍”四个字。

  “‘增、减、取、舍’意味着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从增速更快转向结构更优、效率更高。信贷投放结构伴随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相应变化,增加对新动能的金融支持,减少对旧动能的支持。”天风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宋雪涛说。  

  在温彬看来,信贷结构“有增有减”就是要持续加强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在房地产市场、地方融资平台、基础设施领域实现自然缩量、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  

  就取和舍而言,宋雪涛表示,“取”的是信贷资源使用的效率提升。一方面,金融资源更多地向高质量发展倾斜,重点向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倾斜。(下转A02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