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第一届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3年05月20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
优化内外治理 推动中小银行结构调整
● 本报记者 吴杨

  ● 本报记者 吴杨

  

  5月1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在“第一届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当前银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未来中小银行需坚持自身功能定位,多模式优化内部治理,形成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的外部治理,持续推进结构性调整,夯实核心竞争力。

  陈道富表示,中小银行应坚持“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定位。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小银行已培养出自己的能力体系,在服务中小微客户和地区经济中形成了独特的业务模式和经营特点。另一方面,经济金融转型和数字化浪潮更要求中小银行坚守功能定位,构筑核心竞争力。

  陈道富介绍,目前中小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群体)、与政府的特殊关系、线下实体四个方面。他建议,中小银行应从业务和客户出发,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在逐步迭代中实现科技和机制的转换。

  “中小银行应多模式优化内部治理,形成监管与市场约束并重的外部治理。”陈道富强调,例如,不同功能和业务定位的中小银行既可以走纯商业化道路,也可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共成长”的“非营利性”合作金融逻辑;另外在社会层面实现合理治理和能力建设,实现社会平台与中小银行核心竞争力互补。

  陈道富认为,结构调整也是助力中小银行化解风险、夯实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包括总体布局下基于中小银行差异化特征进行分类施策等基本原则,推动各省区市逐步形成切合自身实际的地方银行体系。

  此外,对于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的竞争合作,陈道富认为:“可以考虑要求大型银行开展小微、三农贷款,特别是县及县以下业务时,与中小银行协同合作,进而实现有差别的共生成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