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2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证链与监管链实现全流程对接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近日,在证监会科技监管局指导下,“上证链-监管链”跨链对接项目首批数据跨链报送顺利完成,标志着上证链与监管链成功实现全流程对接,也为进一步打造行业一体化基础设施,推动科技赋能监管与金融科技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设基于“监管链-业务链”双层架构的证券期货行业新型区块链基础设施,稳步推进监管链跨链对接行业各类业务链,建立链上业务服务体系,支撑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协同创新试点探索。

  上证信息上证链团队积极响应行业规划,聚焦监管沙盒探索,以私募基金合规管理为切入点,制定标准化数据模型,规范业务流程,实现业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科技赋能协助监管机构进行事前和事中监管。上证链团队协调相关市场机构,与监管链对接,根据实际业务流程,共同制定场外市场跨链数据模型,完善场外市场基础数据与监管数据标准,建立数据要素资源体系,确保数据生产与应用的一致性。

  具体来看,“上证链-监管链”跨链对接项目通过上交所行业云基础设施,实现场外业务技术系统的云化部署,支持敏感数据的存储与交互;同时基于证联网实现核心机构与监管机构间的网络通信,保障各机构间互联互通,有效降低行业建设和运营成本。通过采用上证链对接业务、监管链统筹规划的跨链对接模式,各方完成了异构链之间的数据跨链交互,形成分层统一、安全可靠的行业区块链公共基础设施。行业核心数据的跨链报送也对监管大数据仓库的建设提供支持,助力科技监管,保障行业支撑类业务系统的高效运行。

  “上证链-监管链”跨链对接项目立足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构建了从市场机构到核心机构再到监管机构的完整数据报送通道,确保数据流转的一致性,既实现了实时报送,又可进行溯源验证。将私募基金从备案、管理、代销、购买、清算及信披的全链路业务流程通过上证链进行链上留痕,从单点存储转为链式存证,形成有效的证据链条,监管机构可通过跨链数据交互获取原始数据,实现穿透式监管。

  业内人士认为,“上证链-监管链”跨链对接项目的成功运行,充分发挥上证信息作为行业核心机构的优势,对进一步提升行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支持行业自主创新、助力提升科技监管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都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