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16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维视角解析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 邓宇

  书名:《论中国经济的发展》

  作者:林毅夫 王勇 赵秋运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邓宇

  

  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从国际经验来看,无论是早期的英国、德国,还是美国、日本,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均依赖于国家经济实力、成功经济发展经验,在这些国家当中相继诞生了一批世界知名的经济学者,其中不乏独创的经济学理论开拓者。从早期的工业革命到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为培育经济学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提供了丰饶的土壤。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研究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不断研究新情况、新案例和新现象,而且应从经验发展中促进理论范式的创新,将传统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与新的经济周期、经济现象等密切融合,提高理论研究的前瞻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当然,新的理论范式构建将是一个漫长且有赖于历史与实践检验的历程。

  目前,研究中国经济的经济学理论派系众多,但大部分源于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包括凯恩斯学派、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以及货币主义、发展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不同的学派和理论范式在中国得到了传播。不可否认,这些知识传播为中国特色经济学提供了国际经验窗口,一些理论研究方法、经济史素材以及实证研究案例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中国的许多经济学者也受益于这些理论研究的熏陶。但是,如果仅仅从“拿来主义”的角度或单纯的借鉴模仿,那么其中一些理论范式可能很难真正做到落地生根,反而会因为假设条件不同、研究立场差异以及实证案例不符等产生不相适应的情况,不利于中国特色经济学的进一步创新。因此,推动中国特色经济学建设需要本土研究学派,也需要博采众长。

  以林毅夫为代表的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和成熟,不仅构建起相对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为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成功经验等进行了大量创造性探索,而且也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经济学者,形成了比较独立的学科体系,并逐步拓展到学科教育、学生培养和跨学科研究。近期,林毅夫、王勇、赵秋运合作推出的专著《论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是关于新结构经济学的基本诠释之作,也是围绕中国发展经验的初步总结。本书从新结构经济学的多个角度剖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未来趋势。

  具体来看,本书论述了新结构经济学自主理论创新的发展脉络,包括梳理中国经济学科走向自主创新的过程,突出现代经济学的结构革命,这也是新结构经济学的主要立足点;讨论了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就“三农”问题、财政政策调整、GDP增长目标以及浦东开发开放等新的政策议题进行了讨论;围绕产业转型与升级,总结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在贵州、定西等地方的一些实践经验;以新结构经济学解释产业政策的重要性,这也是林毅夫教授坚持认为后发国家通过产业政策实现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论点。总体来看,这本书的逻辑比较清晰,主要讨论的议题时代特征较强。

  长期以来,研究中国发展经验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学者的重要课题。在这些不同的研究范式中,一方面可以观察到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焕发生命力的命题,在这些命题中展现了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浓厚兴趣,凸显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吸引力在持续增强,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独特模式密切相关,特别是给后发国家提供了更多启发;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更需要从理论创新的高度加以认识,这些新的经验和认识大大拓展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范畴。本书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出发,有助于厘清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提供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经验。

  如林毅夫所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中心不断从西方向中国转移,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中心和大师辈出的中心也必然转移到中国来。因此,本书特别强调了新结构经济学的时代背景和世界意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讨论目前的百年变局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非常关键。

  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经验以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是非常有益的探索。本书认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具有两重意义。其一,对各国企业而言,最大的发展机遇还在中国,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其二,中国经验可以形成新的理论,有效地帮助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过去发展中国家大都照抄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仅有少数坚持自己特色发展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体取得了成功。林毅夫在本书中坚定地认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来自中国的理论会比来自发达国家的理论更具参考价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