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15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www.sse.com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以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时股权登记日的应分配股数(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5元(含税);同时,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67,184,734股,扣除公司目前回购专户的股份余额9,583,943股后应分配股数共257,600,791股,以此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41,680,435.05元(含税)。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本预案需提交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能实施。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提供物料搬运设备、智能立体仓库、智能输送分拣系统、无人搬运机器人AGV及其系统、供应链综合系统软件、智能工厂规划及实施等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公司已实现从“传统物料搬运设备制造商”到“全领域智能内部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的战略布局。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聚焦一个行业、发展两大业务、布局新兴产业”作为公司产业发展目标。“聚焦一个行业”指聚焦内部物流行业,“发展两大业务”指大力发展智能智造装备板块和智慧物流系统业务,“布局新兴产业”指积极投资与公司产业链相关的智能智造、工业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为保障公司可持续发展,打造行业头部企业,为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由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板块和智能智造装备业务板块两大板块构成。

  (一)智慧物流系统业务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全球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市场保持快速增长,且市场容量巨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1)从行业发展趋势上看,智慧物流系统业务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采用智能仓储技术是在各种新技术条件下时代发展的需要,智能工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智能工厂要实现智能生产,必然要建立自动化的物流仓储系统。在市场需求不断呈现且优化的背景下,智慧物流行业出现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各行业地位优势明显的巨头对智慧物流系统的需求显著提升并加大了投入。最近几年,新能源、医药、冷链、电子信息、汽车等各行业增长趋势明显,特别是新能源动力锂电行业对立体仓库的需求高速增长。

  (2)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考虑到智慧物流系统业务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未来智慧物流系统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发展新格局正孕育形成,自动化物流建设已经成为刚需,智能仓储的渗透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会逐步形成少数的头部企业。

  (3)从市场需求上看,由于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仓储费用也有明显的增加;同时,电子商务平台对于配送时效的要求不断提高,无论是生产制造型企业还是物流配送中心都对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需求持续增长。发展智能仓储,提升效率,减少人工及土地的使用,降低物流费用是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物流自动化程度提升是降低物流费用、提高效率的重要驱动。

  智慧物流系统连接制造端和客户端,在政策大力推动和新技术的带动下,智能物流系统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商情报网的统计,2021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达到6,477亿元,预计 2022年中国智能物流市场规模达到6,995亿元。同时,客户成熟度逐渐提高,对自身实际需求更加清晰,优质项目数量逐步增多。

  (4)从智慧物流系统创造的价值上看,从事智慧物流系统业务的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和资金投入,其产品不断适应客户的需求,积极解决客户在实际生产运营过程中的痛点,切实帮助客户提高了生产运营效率,解决了在特殊环境下的安全需求,大大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了客户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土地占用,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5)从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看,先进适用的物流新技术是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产业正深度融合,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2020年以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在物流领域的落地应用,实现了物流业务的全链路在线化和数字化。未来,科技将赋能更多场景应用,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6)从国家的政策支持上看,国家政策和经济导向为物流装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物流行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战略性行业。每年,国家都会有不同方向的政策出台,鼓励与支持各行各业的物流智能升级。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智慧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行业层面的相关政策正驱动市场逐步整合,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业务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智慧物流市场需求未来将会有较大增长。例如中国于2020年9月,13部门进一步深化方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两业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在5G、AIot、AR等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物流业的智能化升级将成为我国制造产业向高端、智能方向升级上的重要拼图。

  (7)从市场规模及成长性上看,发展空间巨大。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认为,国内未来智能仓储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预计到2023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0亿元。

  ■

  因此,我们认为:国内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发展空间广阔。未来随着企业加大在软硬件设备及人才的投入,并在智能化、5G等新技术的推动下,智慧物流行业将逐步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无人化。

  公司通过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巩固在智慧物流系统行业领先地位和案例技术优势,实现了业务销售规模、产品服务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二)智能智造装备业务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统计的会员单位的数据显示,2021年机动工业车辆销量再创新高,全年实现整车销售量销量109.94万台(不含贴牌),与2020年同期的80.02万台相比,增长了37.38%;其中国内实现销量78.60万台,同比增长26.76%。

  世界工业车辆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全球2021年叉车市场销售总量比2020年增长了24.44%,具体数据如下:

  单位:台

  ■

  其中,第Ⅰ类即电动平衡重乘驾式叉车市场销售数据如下:

  单位:台

  ■

  第Ⅱ类即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市场销售数据如下:

  单位:台

  ■

  第Ⅲ类即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市场销售数据如下:

  单位:台

  ■

  2021年在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全球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下,整个行业取得高速增长。短期来看,行业高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

  (1)国内疫情有效被控制,上半年需求旺盛,制造业加速回暖;

  (2)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影响,处于恢复阶段,导致外贸出口需求保持高位;

  (3)全球行业景气度较高的背景下,增购及置换叉车需求增加;

  (4)电动类叉车迅速成长,成为整个行业成长的主要动力。

  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叉车行业可以持续增长的原因包括:

  (1)国内人工成本上升,搬运等体力工人供给缺乏,叉车对人工的替代是长期逻辑;

  (2)过去5年电动叉车占比逐步提升,未来几年新能源叉车对燃油叉车进行替代进程加快;

  (3)智能仓储的渗透率提升,驱动AGV应用的快速提升;

  (4)国内目前每百亩工业厂房叉车数量相比美国和日本显著较低,未来可提升空间仍然巨大。国内叉车出口占比约30%,海外渗透率可提升空间大。

  报告期内,叉车所在的工业车辆行业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也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变革之中,正经历着油转电、传统转智能、客户转细分、铅酸转锂电、渠道转电商等多种形式的变化。

  整个叉车行业现在也在通过电动叉车、动力新能源、AGV等方式努力突破天花板,叉车行业有几个新的发展趋势演进:一是产品智能化、信息化;二是后市场化,从传统的卖产品到卖服务,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附加值;三是与产业深度融合,往物联网、智能仓储方向延伸融合,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商往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既要提供硬件服务也要提供软件服务。

  从油转电的趋势来看,平衡重电动叉车在替代传统内燃叉车进程加快。

  从市场需求趋势来看,电动仓储车呈现出越来越轻和越来越高两个特点和趋势。电动叉车轻型化和高位化的市场机会非常巨大,轻量化电动仓储车将会不断替代传统的手动半电动仓储车市场,高位化电动仓储车需求增加,正匹配和满足日益不断发展的物流仓储发展的需求。

  从智能制造的趋势来看,未来几年AGV叉车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国家在大力引导发展智能仓储、智慧物流、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等智能制造产品和行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统计的会员单位的数据显示,2021年AGV叉车的销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0%。AGV叉车需求也会越来越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从国家政策和经济导向来看,电车叉车市场的红利依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每年几十万台手动仓储车的升级换代、油转电的更替加速、大物流的蓬勃发展、智能仓储的兴起等等,都在进一步推动电动叉车市场的大发展,电动叉车市场真正的繁荣正在加速到来。

  2、行业的特点、机遇及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2021年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原材料快速上涨、供应链持续紧张的严重影响,但中国境内企业产品的质量进一步稳定、销售和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增强,整体竞争力在不断提高,出口产品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

  叉车行业整体更加关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在远程监控、诊断、管理软硬件方面满足不同用户多方位需求。新能源工业车辆,尤其是锂电池、氢能为动力源的工业车辆在近年来已成为新的产品开发亮点,市场接受度更好、配套企业更多、相关技术研究更深入,市场销量增长显著。其他像无人驾驶工业车辆、车队管理系统等新技术也是近两年来的研发热点、投入目标,业内主要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也将这些新的技术列为企业未来竞争力提升的重点技术方向。

  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将随着行业从“增量时代”逐渐迈入“存量时代”而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设备更新”、“由买转租”和“服务升级”是必然路径;增强品牌意识,夯实技术基础,着眼于产品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细分行业的需求,集中全行业的力量努力实现工业车辆的整体提升是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未来公司所在行业存在两个不确定性

  (1)市场需求能否继续保持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蔓延,中美竞争加剧,全球通胀严重,主要经济体建小院、垒高墙,给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未来市场需求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目前,国外市场需求旺盛,市场订单较为充足,但未来能否在上述不利背景下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有待观察。国内疫情有所反复,疫情多点爆发,市场需求有所下滑,在政府各项保增长政策和积极抗疫政策的背景下,国内市场能否回暖,仍需要时间验证。

  (2)在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等大环境下,产品的毛利率能否触底回升存在不确定性

  2021年度,与所在行业公司一样,公司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3.64%个百分点。未来通过各种方式有效的控制成本,降低成本是公司改善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

  公司向来重视控制成本。为了提升的成本控制能力,公司推进精益生产与质量管理相结合,向精益质量管理转变。另外,得益于加工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产能的扩张,公司还通过加强产品生产技术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功能的灵活配置,以便根据市场需要,实施上下游价格锁定等灵活的销售策略,减少产品成本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积极降本增效,推动系统性改善,通过集中采购、端到端的全价值链优化,精细化模型化成本管理,与供应商形成协作机制,在设计,制造,物流,和管理中持续降低成本,形成双赢的成本管理局面。公司及旗下公司,还通过技术创新、奖惩机制、智能生产、加强管理等各种方式,积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未来原材料价格是否会回落,市场竞争环境能否得到改善,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否实现预定目标,都对公司的毛利率改善有积极地影响。我们认为:2021年叉车行业目前最大的亮点和趋势是电动化。对于公司而言,电动化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现在正是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智能制造业务领域,各类叉车的电动化,是未来几年公司重点发展的方向。公司近几年加大了电动化叉车的研发投入,推出了多款电动化的各类叉车,有力支撑的公司销售的增长,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地位。

  诺力股份拥有二十余年的仓储物流搬运车辆研发和生产经验,已连续多年占据全球轻小型工业车辆首位;电动工业车辆居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在国内制造商中连续多年排名领先。依托公司强大的智能智造装备水平,公司主营产品“工业车辆”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0年-2022年)”的称号。

  公司同时也是叉车行业标准委员会成员,制定了多个行业标准;诺力股份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形成了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在技术创新上、产业布局上、软硬件体系上、品牌上、行业影响力上等方面都具备明显的优势,具体内容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章节的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由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板块和智能智造装备板块板块两大板块构成。

  (一)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板块

  1、主营业务介绍

  该板块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智能化的内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业务包括为制造型企业、流通型企业以及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自动化输送分拣系统、无人搬运机器人及系统和自动化物流软件系统的方案设计、数据仿真、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于一体的解决方案。其中,自动化仓库系统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多层穿梭车等自动化存储设备;自动化输送分拣系统主要包括各式输送机、自动化分拣设备、手持终端拣选和电子标签拣选等;自动化物流软件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物流管理软件、仓储控制系统(WCS)、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订单管理系统(OMS)以及智能APS生产排程系统等软件系统;无人搬运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各类搬运机器人及其导航系统、调度系统、WMS系统及智能工厂智慧物流集成解决方案。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具备集智慧物流系统核心设备研发和制造能力、自动化物流软件管理系统开发能力的原厂商型公司,具有跨多个行业综合服务能力,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累计完成相关物流系统工程案例超过2000个,客户广泛分布于食品饮料、医药、电子商务、汽车、电力、机械制造、造纸、化工、纺织服装、物流仓储、冷链、新能源锂电等众多领域。

  公司的智慧物流系统业务板块基于完整的产业链,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慧物流系统集成综合解决方案,使客户实现物料出入库、存储、无人输送与搬运、生产、分拣与拣选、配送、生产上下料、数据分析等物流输送流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帮助客户物流系统工程实现一站式作业,大大提升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节约人力成本、减少土地占用,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公司的智慧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根据客户生产、仓储、配送等环节的特定需求进行差异化定制,主要为非标准化的产品。根据所处供应链位置的不同,公司为原料/成品仓库、车间缓存处理中心、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输送线、大型配送中心提供专业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根据所处行业的不同,公司为冷链、锂电、电子商务等特殊需求行业专门研发设计的物流解决方案。

  2、主要公司部分应用场景图片展示

  (1)无锡中鼎部分应用场景图片展示:

  A、新能源行业

  ■

  ■

  B、家居行业

  ■

  C、冷链行业

  ■

  D、医药行业

  ■

  ■

  (2)法国SAVOYE公司部分应用场景图片展示:

  A、基于多层穿梭车搬运方式的自动化仓储系

  ■

  B、自动化包装系统

  ■

  ■

  C、INTELIS CONVEY输送系统

  ■

  ■

  (二)智能智造装备业务板块

  公司智能智造装备业务板块主要从事各类物流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其相关服务,主要涉及专用车辆制造、连续搬运设备制造和升降机制造等通用设备制造行业以及工程设计服务等专业技术服务行业。主要产品包括轻小型搬运车辆、机动工业车辆、AGV叉车等工业车辆,主要涵盖电动平衡重叉车、电动乘驾式仓储叉车、电动步行式仓储叉车、电动牵引车、AGV叉车、各类轻小型搬运车辆。

  公司智能智造装备业务主要有三个生产基地:以诺力股份本部和永烜机械为主的长兴生产基地、马来西亚生产基地和越南生产基地。公司实行销售预测与订单驱动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采用直营销售、代理经销和租赁商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公司部分主要产品图片展示:

  1、轻量化电动搬运车

  ■

  ■

  2、堆高车

  ■

  3、三向叉车

  ■

  4、前移式叉车

  ■

  ■

  5、电动叉车

  ■

  ■

  6、无人搬运车(AGV)

  ■

  ■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

  ■

  ■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代码:603611                         公司简称:诺力股份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