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1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深交易所:通过信用保护工具改善民企融资环境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黄灵灵

  ● 本报记者 黄一灵 黄灵灵

  

  4月12日,沪深交易所召开“信用保护工具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座谈会”。证监会债券部人士在会上表示,将尽快推出组合型信用保护合约业务,便利回购融资机制,适当放宽受信用保护的民营企业债券回购质押库准入门槛。沪深交易所人士表示,将通过市场化的信用保护工具,引导市场修复对民企债券的投资信心,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证监会、中国结算、证金公司以及13家证券公司相关业务条线人士参加本次视频会议。

  证监会债券部人士在会上指出,证监会积极支持市场各方发挥信用保护工具在支持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市场化增信作用,鼓励市场机构、政策性机构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

  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与会证券公司人士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要之举。“债券发行+信用保护”的已有实践表明,通过该方案,相关企业的债券发行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融资效率明显提升,融资成本也得到不同程度优化。

  截至2022年3月底,沪深交易所共创设信用保护工具284单,名义本金158.56亿元,支持债券发行合计780.09亿元。其中,创设信用保护合约220单,名义本金117.34亿元,支持债券发行合计563.6亿元;创设凭证64单,名义本金41.22亿元,支持债券发行合计216.49亿元。

  在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罗东原看来,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不仅能够为投资者有效管控信用风险、缓释资本占用、优化授信管理,更重要的是,该业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