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公司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910家公司今年以来回购股份逾千亿元
● 本报记者 董 添 见习记者 郭霁莹

  

  

  

  

  

  

  今年以来,A股公司回购股份呈爆发式增长。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收盘,910家公司发布股份回购相关公告,期间回购金额共计1148.4亿元,超出2020年全年回购总额近一倍。其中,家电行业多家龙头公司计划大额回购股份。

  

  ● 本报记者 董  添  

  见习记者 郭霁莹  

  

  

  

  

  

  

  

  大额回购频现

  今年以来,A股公司回购股票热度不断攀升,同时大额回购频现。Wind数据显示,17家A股公司已完成或正在实施中的10亿元以上大规模回购有22起。龙头公司频频现身,家电行业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包揽了前五起最大金额回购。

  从11月的情况看,共有19家A股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其中,拟回购资金总额下限超过亿元的公司约12家;两家公司拟回购金额下限超10亿元,分别为正泰电器和东方雨虹。

  11月8日晚间,东方雨虹公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价值的认可,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并进一步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票。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含本数)且不超过20亿元(含本数),回购价格不超过55.79元/股(含本数)。

  同日,梅花生物、南亚新材、蒙娜丽莎等三家公司均发布公告,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

  实施效率较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收盘,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合计发布1735份股份回购计划。其中,1391份已经开始实施或已完成。回购股份超过一半拟用于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实施效率较高。以格力电器第三期回购为例,公司自发布预案到完成回购,历时不到四个月。根据11月最新披露的公告,多家公司都是耗时三个月左右完成回购计划。

  兴业证券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票通常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同时可以起到市值管理、稳定股价等作用。

  不过,从今年以来的情况看,不少上市公司大手笔回购股票并未明显改变股价下行态势,这在家电行业表现尤其突出。

  Wind数据显示,格力电器自去年12月阶段性高点65.58元/股一路下跌,截至11月9日,收报35.6元/股,盘中创下今年以来最低价35.53元/股,累计跌幅超46%。同处家电行业的美的集团今年以来股价受到重挫,今年2月创下历史新高105.88元/股后持续下跌,7月末跌至61.11元/股。截至11月9日收盘,美的集团报69元/股。这两家公司今年以来均进行了大手笔股份回购。

  面对股价下行,中国平安自8月27日起开始回购。截至10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A股股份6288.33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344%,已支付资金总额达31.66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截至11月9日,中国平安收报49.69元/股,相较今年以来高点84元/股下跌近41%。

  提升市场信心

  从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看,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的占比较大。

  目前,格力电器已完成总计150亿元的股份回购。9月12日晚,格力电器公告,公司第三期回购已实施完毕,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3.16亿股,截至公告日占总股本的5.25%,成交总金额达150亿元,为顶格回购。

  此外,美的集团、中国平安、宝钢股份、上汽集团、中国联通、海尔智家等公司均在今年发布了大额回购计划。其中,美的集团在年初启动了两起股份回购且均已完成,回购金额分别达86.64亿元和50亿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回购股票是企业亮明信心的表现。

  同时,通过回购股份进行股权激励,可以提振员工积极性,将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绑定,挖掘企业潜力;而注销回购股份,相当于实施分红,可以带动投资者的热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