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资管时代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9月27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托财产查询试点下月起在上海施行
● 本报记者 叶斯琦 王方圆

  ● 本报记者 叶斯琦 王方圆

  

  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在上海开展信托财产查询试点的意见》,这标志着酝酿多年的信托财产查询试点工作在上海率先落地,将自10月1日起提供服务。

  严格管理使用相关信息

  《意见》要求上海市各相关金融机构在发生不动产、未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接受不动产抵押、未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时,应当查询相关财产是否已为信托财产,并在查询前获得财产所有人授权同意且严格管理和运用查询结果。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信登”)从2017年9月起开始全面提供信托登记服务,并自2020年10月起开展全国信托公司未上市公司股权和不动产两类全量信托财产登记信息的采集工作,由此具备了为注册地参与试点金融机构进行信托财产查询的数据基础。

  目前,中国信登信托财产查询服务功能已上线,各家参与信托财产查询试点的金融机构从10月1日起,可通过互联网登录中国信登“投资者综合服务平台”,在获得信托财产所有人授权同意的前提下免费查询信托财产,并严格管理使用相关信息。

  建议查询机构加强风控

  针对信托登记信息与不动产登记、公司登记信息之间是否会相互矛盾的问题,中国信登表示,信托登记信息所登记的是已设立信托的财产信息,而不动产登记机关、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信息并不能反映相关财产是否为信托财产。因此,并不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

  中国信登还表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恶意查询并保护查询信息的安全,建议查询机构切实加强有关信托财产查询工作的风险内控制度建设,并将以下内容纳入制度管控:一是明确查询信托财产是基于真实业务需求;二是在查询前须获得财产所有人的授权同意;三是严格限定信托财产查询结果的知悉人员范围;四是强化对违反规定泄露信托财产查询结果或将信托财产查询结果用于不正当目的有关人员的问责措施。

  进一步维护资产交易安全

  此次在上海开展信托财产查询试点,旨在进一步维护资产交易安全,保护交易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上海营商环境,不断丰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制度与功能建设的内涵。为开展信托财产登记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根据《信托登记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进一步提高信托财产登记信息的完整性,推动信托财产信息查询功能实现,中国信登此前已向全国各信托公司印发启动信托财产信息报送通知。

  中国信登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总结完善信托财产查询试点经验,保持与相关部门、行业机构的沟通协作,不断提高信息查得的及时全面可靠性,并在地方政府支持与相关制度的安排下,努力实现与权属登记部门间信托财产信息的互认互通,使之成为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应用范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