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0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监管有效性提升 中介机构执业新生态加速形成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7月9日,《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发布;8月6日,一批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集中公布;同日,证监会宣布自即日起开展健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为更好发挥中介机构“看门人”作用,近期监管部门突出问题导向,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打出一套“组合拳”。

  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监管部门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监管有效性,督促中介机构主动归位尽责,夯实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基础,中介机构执业的新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严监管 督促归位尽责

  近期,监管部门持续强化执业质量检查力度,督促保荐机构提升执业质量,把好资本市场“入口关”。

  在证监会8月6日公布的一批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中,安信证券、东北证券、华西证券、宏信证券、海通证券、国金证券等被点名,另有多名保荐代表人被采取行政监管类措施。从处罚原因来看,大多与债市违规、投行业务违规有关。

  “监管部门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展现了对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说,监管部门一向要求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切实发挥“看门人”作用。注册制实施以来,监管部门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要求更为严格。在新的监管环境下,中介机构应强化责任担当,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全流程管控。

  同样是在8月6日,证监会宣布,即日起开展健全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专项治理工作,并明确后续将组织开展行业自查、现场检查,切实提升优化公司治理内生动力,形成长效机制,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基础。

  建制度 提升规范化水平

  专家指出,在券商和保荐从业人员遭罚的背后,监管部门正在多措并举,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监管部门对制度体系的优化也在持续进行。(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