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22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苹果咬了“聪明钱” 游资跨界囤货陷窘境

  (上接A01版)卓创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新季苹果产量3848万吨,同比降9.80%,主要是西北产区苹果受冻害影响所致。全国苹果库存却同比增加8.1%,在贸易商跟风囤货过程中被推到2016年以来最高值。

  “库存爆满后,大家就有点儿觉得形势危险了。”迟光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贸易商基本只卖自己的货,很少去调果农货去卖。他所在的公司去年大概收了860多万斤苹果,目前库存180多万斤。“按照目前消化速度,大概在5月底能卖得差不多。”他说。

  随着天气转热,草莓、菠萝、桑葚、芒果、樱桃等一系列应季水果近期陆续走上水果店货架,广受消费者喜爱,更让人为苹果销售捏了一把汗。“新季苹果收购价推高销售价,但替代品如柑橘类水果丰产且价格同比大降,利空苹果需求。”中信建投期货苹果分析师魏鑫说。

  “聪明钱”反被聪明误

  日前一则“小道消息”引起中国证券报记者的注意,有大量游资在去年囤货待沽,是目前苹果库存居高不下的“罪魁祸首”。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几位现货贸易商处打听到,去年确有游资参与进来,但在目前市场存货占比中仅是少数。

  一位贸易商表示,游资大概是在去年国庆节期间进来的,当时苹果价格涨得很快,但它们并不是纯粹投机。他说:“去年河北梨产区受灾,梨大幅减产,导致梨商的冷库都空着。恰逢去年苹果减产预期较强,他们就来寻找机会。”

  “还有一些蒜商也参与去年的苹果采购和囤货。”另一位贸易商补充道。

  “这些资金在采购时推涨价格,后来又抛售助跌。”迟光远不满地说,“他们对市场毫无益处。”

  游资,通常被称作“聪明钱”,但这次参与苹果的减产行情似乎一点也不聪明。

  “去年收购成本高的贸易商到现在至少每斤已经亏了一块六毛五。”彭小强介绍,目前苹果库存主要集中在贸易商和一部分大户果农手中。

  “苹果滞销对果农与小贸易商的影响更大一些。”长安期货副总经理王向龙说,贸易商采购减少令果农被动增加库存,且贸易商销售以自存货源为主,缺少下游渠道的果农面临更大销售压力。

  这类果农主要集中在山东地区。“这主要因为西部地区苹果下树时间早且质量较好,待西部苹果基本销售完毕,山东苹果才开始大量销售。不过,即便早期卖掉苹果的山东果农,收益也比西部地区每斤少了五毛多。”彭小强说。

  走出“看天吃饭”困境

  苹果种植面积常年较为稳定,天气带来的供给端变化是资金发挥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在今年市场高库存的背景下,苹果产业“看天吃饭”的弱点暴露无遗。

  产业自身特点决定了苹果减产不太可能大面积发生。“首先,苹果树本身多年生,前期投入大,后期可多年持续结果,成本较低。其次,传统果农面临老龄化,外出打工可能性较小,果园是他们的主要生计来源。再次,能够种植苹果的区域相对有限,苹果属于当地特色优生品种。”魏鑫分析说,一旦天气变化对苹果生产实际产生巨大影响,如大幅增产或减产,苹果价格大幅波动难以避免。除少数品质高的苹果的价格表现坚挺外,大部分苹果难逃价格周期。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企业要积极研究大宗商品趋势,在经营中更好应对。

  对苹果产业来说,各方主体对苹果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已越来越高。迟光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身边有很多贸易商、加工厂甚至出口公司都在利用期货来对现货进行保护。

  “现在,用期货走势指导现货销售的现象非常普遍。”彭小强说,“保险+期货”对保障果农收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期货市场应扩大在苹果主产区的覆盖范围。

  从期货盘面看,截至4月16日,苹果期货日成交量由上市之初的8.4万手增加至4月16日的46.8万手,持仓量由2.7万手增至55.6万手。

  当前,苹果市场高库存已是“明牌”。虽然市场预期价格下跌将难以避免,但魏鑫认为,受通胀预期及生产端话语权高于消费端的定价传统影响,苹果价格可能走出历史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不太可能创历史低位,本季果农收益总体仍可覆盖生产成本。

  尽管价格预期不乐观,彭小强依然在近期进行二次采购。目前,他的赢面在于:只要将成本压得足够低,就能跑赢价格下跌的时间。毕竟,大量采购会让他对上游拥有更多议价权,前期压缩采购及期货套保所保护下来的利润让他有足够资金去做二次采购。

  市场人士介绍,苹果期货的定价区域、交割布局、市场培育、“保险+期货”试点都定位于优生产区,苹果期货可帮助企业提升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韧性。据统计,2020年仅陕西、山东的8家龙头企业就通过套期保值、基差贸易、场外期权、产融结合、实物交割等方式,平均增收(少亏)320万元、多销现货3060吨,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保持了竞争优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