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01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雄安四周岁:
“未来之城”英姿勃发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 本报记者 倪铭娅

  自2017年4月1日横空出世,河北雄安新区设立至今已满四周年。

  四年来,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这片热土发生巨变:重点片区和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展开,京雄城际铁路和雄安高铁站开通运营,张北-雄安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北京援建“三校”主体完工,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白洋淀水质稳定达到Ⅳ类标准,蓝绿底色逐步呈现,民生和社会保障持续改善……新时代的“雄安画卷”徐徐铺展。

  千年大计,运筹于新时代;未来之城,崛起于新阶段。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雄安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一年。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正以实现“新形象、新功能、新产业、新人才、新机制”为抓手,以全新姿态向着新征程阔步前行。

  绘蓝绿交织底色 打造生态之城

  淀阔水清凭鱼跃,春暖苇绿任鸟飞。目前,雄安新区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已全部治理完毕,淀心区水质已由劣V类转为Ⅳ类,白洋淀逐步恢复碧波万顷的美丽风光。“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全面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表示。

  白洋淀作为雄安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战场,四年来,见证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剧变。

  据生态环境部监测,2020年白洋淀水质同比持续好转,湖心区水质为Ⅳ类,其中四个月为Ⅲ类,定类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同比下降9.5%,达到十年最好水平。

  今年4月1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作为雄安新区首部地方性法规,它的实施意味着未来雄安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了坚实法治保障。

  蓝绿是雄安新区的底色,蓝绿交织是未来雄安新区的空间格局。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占比要稳定在70%。

  蓝主要是指白洋淀,绿则是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千年秀林”作为雄安新区的中央“绿心”,是雄安新区城市组团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从2017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9号地块栽下第一棵树开始,截至2020年底,已累计造林41万亩,栽植苗木2000余万株。

  目前,雄安新区绿色基底基本形成。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高级业务主管黄雪晨表示,新区造林质量和进度并重,栽植量最多的时候,一天有5000多人在造林施工。

  一个“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空间格局正在雄安新区快速形成。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2021年,雄安新区预计完成2.5万亩造林任务;未来,新区绿地面积将近百万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的美好生活愿景正一步步转化为现实。

  以创新驱动引领 打造智能之城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设立雄安新区的首要任务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

  “京雄城际已于去年底正式开通,从北京西站到雄安站最快只要50分钟。这些重大项目建设,为雄安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下良好基础。”丛亮表示。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之中,“智能”“新技术”“科技”等特征逐渐显现,“未来之城”图景愈发清晰。(下转A0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