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展望“十四五”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融改革纵深推进
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彭扬

  □本报记者 彭扬 

  

  我国金融改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

  业内专家表示,展望未来,金融改革或聚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我国金融系统在不断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过程中,持续发展壮大、完善健全,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企业成长等方方面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实现下一步发展目标,金融业必须继续通过改革开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多位专家预计,未来金融业改革或聚焦于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构建协调互补的银行体系等方面。温彬表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应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提升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畅通利率传导机制,有效调节社会融资成本。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周景彤认为,要进一步出台针对金融开放的细则和指引,更好推动各类政策落地,吸引资质条件好、看好中国长期发展的金融企业或外部资本进入,有序推动行业竞争,提高行业经营效率,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在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目前部分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比较突出,银行资源配置整体效率不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后续仍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通过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周茂华表示,应继续推动商业银行改革。一方面,继续防范化解潜在风险,强化监管,引导银行加快补齐内部治理短板,提升经营与风控水平;另一方面,推动银行差异化发展,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深耕区域市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模式,形成多元化发展银行体系。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需不断提升金融业支持创新发展的能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