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0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面向“十四五” 从“发挥”到“增强”
资本市场枢纽功能迈向新能级
昝秀丽

  □本报记者 昝秀丽 

  

  10月3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从“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到“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相关表述变化,既说明前一个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工作成效初显,具备进一步提升能力的条件,也意味着“十四五”时期,国家对资本市场功能作用发挥有更高要求。可以预期,“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改革将加速推进,枢纽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枢纽”定位下改革加速推进

  2018年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深入研究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重大改革举措,首次提出了“发挥好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深入研究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仅仅两周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重大改革举措宣布。2019年7月22日,这一重大改革正式落地,掀开了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

  李迅雷说,国务院金融委首次提出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是为了在货币政策、微观主体活力和资本市场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框架,落脚点在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良性循环。

  今年4月7日,国务院金融委第二十五次会议再提“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会议强调,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不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放松和取消不适应发展需要的管制,提升市场活跃度。“仅仅20天后,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方案,以注册制为龙头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工作推向存量市场。”李迅雷说。

  业内人士认为,从“发挥”到“增强”,日前召开的金融委专题会议的背景更加宏大且更富前瞻性:面向“十四五”规划,面向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回顾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相关顶层设计,可以看出,其内在背景、逻辑和方向,既一以贯之,又不断深化。从金融委会议表态来看,其指向性非常明确,即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市场生态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李迅雷表示。

  资本市场枢纽作用内涵丰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高层对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曾有明确阐述,即“资本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具有枢纽作用”,并指出,资本市场对稳经济、稳金融、稳预期发挥着关键作用。由此可见,增强资本市场枢纽作用,首先体现在优化资源配置环节。同时,也不能忽视资本市场在预期引导和风险化解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谈及增强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他认为,一是要围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畅通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入口”和“出口”;完善多层次、高适配的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好各层次板块支持创新发展的功能;扎实推进基础制度建设,更好发挥市场机制激励约束作用,支持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高质量运行。二是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科技和资本融合发展,(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