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册制迎关键一跃 新股发行脱胎换骨
□本报记者 昝秀丽

  □本报记者 昝秀丽  

  

  从指标管理到“市场化发行”,历经审批制、核准制再到注册制,新股发行制度脱胎换骨,在深化改革中不断释放服务实体经济、鼓励创新的力量。

  从限价管理到“市场化定价”,经由固定价格机制、询价制度、市场化定价机制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在引领市场向更加合理的估值定价发展的同时,正在塑造更好的投融资环境,促进更多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监管部门人士日前表示,将积极稳妥做好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改革的准备。由此,从增量试点到存量推行,经过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新三板精选层开市,注册制正迎来从增量到存量的关键一跃。

  从指标管理到市场化发行

  资本市场改革步伐的加速,让A股迎来IPO大年。德勤报告显示,以今年前九个月的融资总额计算,在完成多宗重大的新股上市后,沪深交易所分别夺得全球新股发行排名的首位和第五位。德勤预计,更多新股将会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中国内地市场2020年的融资额有机会超越2010年。

  这得益于注册制下的市场化发行节奏加快。但历史并非从来如此,从每年定额上市到可根据需要自行申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先后经历了行政主导的审批制和市场化方向的核准制两个阶段,走过了一段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1993年到1995年,是审批制前期额度管理阶段,每年发行多少股票,总额度有指标限制。1996年到2000年,是审批制后期的指标管理阶段,推行“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指标管理办法。

  1999年正式实施的证券法确立了核准制的法律地位。2001年至2004年,核准制下的“通道制”建立,证监会不再对发行上市企业数目进行限制,更多地发挥证券公司和公开信息披露作用;2004年后,“保荐制”取代“通道制”,推动了大量企业发行上市,对促进资本形成、服务创新创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不论是“通道制”还是“保荐制”,其实质依然是审核,并未实现真正市场化。在此背景下,注册制改革应运而生。2019年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20年新证券法施行。注册制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改革踏入新征程。

  “注册制将对发行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从促进拟上市公司建立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规范运作体系、加快推进拟上市公司的发行上市审核、上市条件多样化将为多元化的拟上市公司提供资本市场服务、市场化的定价制度吸引更多优质公司上市等四个方面改变资本市场发行生态。”华泰联合证券投行管委会委员、董事总经理张雷表示。

  从限价管理到市场化定价

  新股发行定价方式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环境下,23倍市盈率“红线”成为历史,发行定价市场化特征进一步明显。

  “新股发行机制是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又是改革的难点和痛点。(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