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03版:财富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7月13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行合一 恪守边界
□华宝基金研究部总经理、 华宝先进成长混合基金经理 曾豪

  □华宝基金研究部总经理、

  华宝先进成长混合基金经理 曾豪 

  

  犹记得数年前,笔者曾悉心拜读阳明先生之《传习录》,对“知行合一”首肯心折。“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念发动处,便是知的全体,也是行的全体。知行合一,修炼的是我们的内心,于投资而言亦是至上法门。

  从事金融投资近十载,对于研究已颇有心得,经历丰富之余,也略有小成;对于投资,笔者仍感初学乍练,前路漫漫。不过,研究与投资亦相通,唯记“知行合一”。

  从事卖方研究时,至今仍令我津津乐道的,是对某些行业或公司分析框架的顿悟,看透股价内在变化之机理,并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笔者所独创的一些研究框架,因为有效且好用,现在依然被很多卖方同仁承袭至今。所以,在卖方研究上,我竭尽所能去“知行合一”,依照我的框架,按图索骥,寻求研究的真正价值,且卓有成效。

  投资是一门复杂且有艺术感的工作,难度比研究大,但更要知行合一。投资与研究最大的不同,就是对心态的磨练。从研究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在未来三五年看好一个公司,无论期间股价如何波动,只要方向看对了,研究就是成功的。但从投资角度,价格往往会偏离甚至严重背离公司的内在价值。如果这个公司未来三年股价涨十倍,但如果在刚建完仓后股价就暴跌50%,投资者是否还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做到知行合一?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投资就是一场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

  尤其是面对过去几年波动率骤升的市场,更为考验投资管理能力,知行不合一之投资者往往会亏损累累。如何在投资上做到知行合一?同样,我们也需要基于自我能力边界搭建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与投研框架,这个需要在实战中不断摸索与总结,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认可并坚持。经常听到“知易行难”,其实此言差矣。“知”与“行”一定是合一的,此乃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之正解,能够“行”才算得上为“知”,不能“行”说明还未必“知”。

  随着投资经历的不断演绎,笔者也在不断认识自我,对自己的理解也更接近于“真我”。我是一个选股型选手,根据Barra分析,所管理的基金相对于市场的超额收益中,有90%来自于选股。选股胜算较高,也是基于我的投资理念之一——信仰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景气行业龙头。虽然目前主要投资二级市场,但笔者更希望自己运用产业思维的一级PE模式去购买一家企业的股权,进而分享它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回报。笔者第二条投资理念是严控回撤。毕竟我所管理的公募基金主要是普通投资者的血汗钱,替这个广泛的群体做投资,我相信投资理念之最优解应该是稳健增长。通过行业分散而个股集中的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行业相关性,组合波动率亦会显著下降;结合自创的择时模型,能够有效控制组合的回撤。始终把持有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对于投研框架的搭建,笔者亦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四维”模型,主要是从ROE、行业景气度、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及估值这四个维度进行投资组合构建。当然,这个投研框架是动态的,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与完善。只有我们内心真正认可的投研框架,才会让我们在投资中尽量少犯错误,追求持续的正回报,知行合一。

  对于投资,笔者的另一个感悟就是要恪守边界。我们的家庭环境、教育背景、职业路径、人脉资源迥异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能力边界。投资之所以是一门艺术,就是面对的不确定性太多,外界的诱惑太大,看似到处充满了机会,殊不知绝大多数是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投资就是一个概率游戏,提高命中率方能战胜市场。对于如何提高命中率,笔者的理解就是要恪守自己的能力边界,去做有把握的投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