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15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价差利差成推手
大宗商品刮起“进口风”

  (上接A01版)

  套息交易会否卷土重来

  前些年疯狂的金属融资会否卷土重来?从当前国内外利率环境看,这种情况存在可能性。

  刘超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受疫情影响,海外央行大规模放水,Libor再度回落至2010年美国金融危机时的低位。国内资金成本尽管也在下降,但信贷体系管理严格,对企业资质审核和要求很高,导致民间实际利率偏高。当海外资金成本比国内低,可在海外借入低利率资金,在国内贷出高利率资金获取利差收益。人民币尚未实现自由兑换,利差往往通过货物贸易为中介进行。铜具有价值高、零关税特点,更受贸易融资青睐。

  “贸易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常规模式信用证贷款进口、虚拟铜贸易融资和理财加贸易融资。”刘超说,从现实情况看,保税区库存是判断虚拟贸易融资进入的重要指标。SMM调研数据显示,6月12日当周,上海保税区铜库存环比增加0.32万吨至21.62万吨,连续第三周增长,但仍处历史低位。国内保税区库存偏低,多数进口是常规信用证现货进口融资方式,并非空转性质的融资方式。

  “融资行为肯定有,但本轮铝的进口应该还是以现货为主。”朴健表示。

  针对大宗商品套息的融资行为,国家近年来持续加强监管,包括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14年原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开展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情况快速调研的通知》。“贸易融资的常规进口模式一直存在,不受限制。后两种贸易模式因未发生货权实质转移,仅是票证流转,目的是尽快套取利差,因此是整治重点。”刘超说,随着进口套利盈利出现,加上海外资金成本持续回落,利差套利空间可能会持续扩大,需引起关注,以免对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不必要影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