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05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结构性工具
担纲精细化货币调控
□本报记者 彭扬

  □本报记者 彭扬  

  

  6月伊始,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再添“新军”。这预示着下一阶段货币信贷政策实施中,结构性政策工具将“挑大梁”,担当精细化调控“主力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这不仅体现在对政策尺度的拿捏上,也体现在对阶段重点的把握上,还体现在对政策工具的选择运用上。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考验着我国货币政策的平衡能力。根据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当前一方面需要保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且长期的资金;另一方面,需要做好“精准滴灌”,引导资金用在“刀刃”上。

  央行日前在推出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和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的基础上,再创设了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是央行持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的最新成果,也反映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着眼点——通过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增强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的针对性和含金量,多管齐下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今年以来,央行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流动性供应,同时抓住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枢的关键,采取多项措施缓解银行货币创造面临的“三大约束”,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调控实效。应看到,当前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顺畅,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开始明显下降,有效地助力了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

  目前更为重要的是,应让充裕之“水”流向需求更为迫切的中小微企业。梳理今年以来央行出台的政策,无论是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还是1.5万亿元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