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新闻·新三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20年06月03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圣博润:深耕网络安全领域
□本报记者 吴勇

  □本报记者 吴勇 

  

  日前,圣博润提交的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的申请文件已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招股书显示,圣博润具有丰富的大型网络安全建设、安全运维项目和等级保护咨询服务经验。受益于近年来信息安全行业的景气度上行,公司收入逐步增长。

  圣博润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发行价格区间为6-22元/股,募资将用于公司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升级等。

  营收稳步增长

  近年来,信息安全已上升为重要的国家型战略,网络安全产业呈快速增长态势,行业景气持续上行。据新时代证券预测,到2021年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926.8亿元,规模增长自2018年提速,2021年增速预计达23.7%。

  作为专业的等级保护咨询服务提供商,圣博润于2009年2月挂牌新三板,主营网络安全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网络安全咨询服务。公司产品及服务涉及主机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运维安全、安全管理、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圣博润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2.24亿元、2.9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708.51万元、3388.08万元、5750.83万元;毛利率为49.57%、52.73%、59.76%。其中,安全审计及防护产品的营业收入为0.93亿元、1.15亿元、1.14亿元,占全部营收的比例为51.32%、51.29%、39.06%。

  圣博润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200万股,募投项目全部围绕公司现有主营业务进行。募集资金用途方面,圣博润表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费用后,拟用于公司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升级、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升级、营销网络及服务体系扩建和偿还银行贷款等用途。

  圣博润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研发能力以及营销网络和服务能力,将加强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司在网络安全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 

  行业高端人才缺口大

  业内人士表示,网络安全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高端技术人才比较稀缺,大多集中在国内外知名公司,新进入者若想尽快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术,需要引进关键技术人才,而新进入者难以在薪酬、福利、社会地位等各方面与行业龙头进行竞争,难以吸引高端技术人才。 

  作为以技术为先导的企业,圣博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储备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和工业互联网业务专家,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已拥有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技术团队。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圣博润有研发与技术人员达200余人,占员工总数的50%以上。

  但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圣博润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人才流失的风险也日益显露。公司表示,如何稳定核心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公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旦发生核心人员流失,对公司的持续研发、技术改造、市场推广等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目前,圣博润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包括人才等级评聘、岗位任职制度、重点员工培养计划等一系列制度。在员工培训方面,圣博润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为公司人才创新提供了充分的人才梯队建设机制,保证技术人员的能力不断提升,为公司输送更多的核心技术人才。

  应收账款占比较高

  据了解,圣博润的销售渠道包括行业销售和区域销售,行业销售以重点行业大客户为主,区域销售以发展和维护代理渠道为主。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自有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在圣博润营收不断增长的同时,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招股书显示,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40亿元、2.13亿元、2.21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3.66%、56.84%和51.49%,占比较高。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后圣博润各项目复工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应收账款回收也受到一定影响。

  圣博润表示,应收账款主要为长期合作的客户,具有良好的信用基础,公司已就上述应收账款采用了比较稳健的坏账计提政策,坏账准备计提充分。 

  此外,圣博润面向的主要用户以计划采购为主,其计划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三、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在下半年占比较多,销售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