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金牛企业领袖风采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和股份董事长孙希民:
始终看重“和”的力量
□本报记者 潘宇静

  技术革新创效益

  1985年9月7日,在炎炎烈日下,民和股份董事长孙希民开着一辆大解放,走了一天将买到的5000只小鸡从北京拉回蓬莱。虽然鸡苗只剩下3000只左右,保住60%的初始资本,但鸡场总算建了起来。民和股份的故事也就从此开始。

  孙希民说:“我从1985年开始养鸡,那个时候养殖工艺和设备都是国外的。我们想是否可以选择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艺和设备呢?1986年我们就实验应用了肉种鸡笼养技术、人工授精技术,之后又研究应用了联栋纵向通风鸡舍,在商品鸡养殖试验应用成功了多层平养,提高了效益。”

  “2001年,我们建成了一处年出栏2000万只商品肉鸡的生物安全养殖园区,2015年试验成功了商品肉鸡八层立体养殖技术,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一年可生产一吨鸡肉。”孙希民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鸡苗孵化环节,早在2009年我们就引进了比利时和法国的世界先进的孵化设备和自动化设备,鸡苗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时,配套了先进的鸡苗运输车辆。车内恒温、恒湿,最大限度保证我们每年生产和销售的3亿多只商品鸡苗运输安全。”

  销售模式方面,多年来民和股份建立了覆盖山东省全省、河北、江苏和辽宁省部分地区的完善销售网络,确保公司鸡苗产品快速销售。主要分为大型专业养殖公司及经销商,经销商大多与公司合作多年。同时,经销商经营饲料或兽药,熟悉市场情况,与养殖户关系密切,在当地市场影响力较强,是公司重要客户和市场行情的提供者。

  孙希民介绍,与传统模式不同,民和股份合作的经销商,大多在逐步建设属于自己的养殖场。通常一家经销商一年可以养2000多万只肉鸡。经销商自建养殖场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并改变了鸡苗销售模式。

  发展养殖产业要“慢”

  民和股份2008年上市。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肉鸡苗生产企业之一,形成了以父母代肉种鸡饲养和商品代肉鸡苗生产销售为核心,肉鸡养殖、屠宰加工与生物科技相结合的较为完整的循环经济业务链。

  孙希民说:“做公司要慢,坚守初衷。民和股份的初衷是推动行业发展,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发展依靠的是人和资金,要想走的长远,关键是创新能力。”

  “养殖行业的工厂建设已经颠覆大家的想象。”孙希民介绍,民和股份养殖产生的鸡粪经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发电或提纯压缩为生物燃气,可替代汽油等化石燃料,开发清洁能源;利用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和沼液生产生物有机肥和有机液体营养液,改善土壤环境,创建以生物产业为中心的新型工业化农业。

  “鸡—肥—沼—电(气)—生物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民和股份的特色。设立生物科技公司,使得民和成为行业第一家拥有完整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的企业。“产业链前端来源于自然,末端回报于自然。”孙希民表示,民和养殖场的废弃物可以在生物科技公司集中处理。产生的沼气一部分用来发电,一部分是生物天然气。沼液资源化利用变成叶面肥再返田,可以做到零污染、零排放,形成生态循环产业链。2016年,生物科技公司挂牌新三板。同年,民和股份首批通过认定为“肉鸡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区”。

  “厂址选择、饲养工艺、地理环境、气候、风向都会影响无疫小区建设。须将基础工作做好,没有三年五年弄不好;还要从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防范和控制同时布局。第一批建成肉鸡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区的只有两家。”孙希民说。

  “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肉鸡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和温室气体减排,提升产业高度。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从根本上减轻畜牧业对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孙希民直言:“这个行业不能发展太快,必须深入研究。养殖产业不能急功近利。”

  民以食为天

  在对猪肉替代性需求增长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不断扩容。

  “随着消费者接受程度提升,客户逐年增多。从健康角度看,鸡肉脂肪含量少,蛋白质含量较高;再加上价格优势,未来鸡肉需求可能还会多一些。”孙希民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引进祖代白羽肉鸡进行繁殖生产。1987年、1990年,肯德基和麦当劳分别在中国大陆开设门店,带动白羽鸡消费需求快速提升。加上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鸡爪、鸡翅等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开始大量进口冻鸡肉产品。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讲究色香味俱全,特别追求口感,需要食物有嚼劲。国内越来越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对食物的选择发生了变化。最近5年我们正在研究适合中国人吃法的鸡肉怎么做。”孙希民说。

  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碳排放,全程料肉比1:6,资源友好的白羽鸡赢得青睐,并扮演者全球第一大肉类蛋白供应者的重要角色。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白羽鸡消费量人均在30公斤-50公斤/年,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在13公斤/年左右,差距较大。部分养殖户从生猪养殖业转向肉禽养殖业。这部分新增养殖户增加了对鸡苗的需求量。

  孙希民说:“未来民和股份的发展有两条主线,一是销售商品肉鸡苗。父母代种鸡存栏量达到500万套时,相应可以配套祖代种鸡。祖代鸡养殖方面我们有成熟的经验。另一条是食品加工。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白羽肉鸡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为了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未来我们自养商品肉鸡将达到1亿只。”

  “民以和为贵”,这是民和股份的初衷。30年来,民和围绕“健康鸡肉食品”建立了从养殖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安全生产体系,从人“和”到新技术的融合,再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民和始终看重“和”的力量。“人很重要,大家要‘和’起心来,一起努力做事,民和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在中国证券报日前主办的2019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高峰论坛上,民和股份董事长孙希民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本报记者 潘宇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