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能科技
与劳动者的未来
□邓伟萍

  □邓伟萍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智能科技深入到经济中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在过去10年间,智能科技已取代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生产环节及部分服务环节都在减少人力。在这种变化浪潮之中,劳动力市场上哪些人将如鱼得水,哪些人将举步维艰?《再见平庸时代》的作者泰勒·考恩在书中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解答,在书中揭示经济的新特点对税收、政府开支、员工福利、债务和教育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些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作者在书中试图以人力与智能技术的相容度来预测劳动者的未来,以对智能世界的适应力来预言城市的兴衰。深厚的经济学背景,使作者对微观机制与宏观形势之间的联系十分敏感。本书在探讨这个看似严肃的话题时,也显得游刃有余;全书妙趣横生,即使是没有经济学背景的人,读来也不觉晦涩。

  毋庸置疑,重大科技革新在改变产业格局的同时,通常也会带来对就业的影响。在当今全球经济形势下,劳动收入的类别在发生很多变化。较长期的趋势是:中等技术、白领职员、行政以及销售类工作会变少;对低工资、低技术工作的需求正在增加,对高工资、高技术工作的需求也在增加,其中包括科技类和管理类的工作。人工智能与就业的关系,本质上也是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类似的情形在人类经济史和科技史上多次发生,但直到现在,论证“技术进步到底是创造还是消灭就业岗位”仍然是困扰着经济学家们的一个难题。

  作者在书中指出,智能机器将通过四步进化改变很多产业。第一步,机器很少有所助益,人们只是为了建造更好的机器进行前期投入。第二步,程序操作领域的专家们将不得不与机器进行合作,弥补机器能力的部分空缺。随着程序的优化,就进入了第三步,这时人们对电脑程序的掌握已经非常熟练,对相关产业专业知识的了解却维持在最低程度。这些电脑程序本质上只是信息处理器,只不过它们能理解整体情境。到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独立程序的能力已经如此之强,以至于它们不再那么需要人类。发展至此,之前与电脑合作的人们会在其他地方寻找新的工作,例如智能机器分析还不发达的产业。

  当然,智能机器不会一次性改变整个经济,但它们会慢慢地使我们的经济发生变革。随着各个经济部门开始使用新型智能技术,有效的人机合作团队这一概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并且变得形态各异。

  作者认为,要是多年科技进步所积累的机器智能和互补性应用在一夜之间都被我们所掌握,可能会引起很大的动荡。很多人无法找到任何工作,因为他们不会使用先进的机器,而要学会使用这些机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较好地掌握机器,是因为我们的技术进步是渐进的,我们可以边走边学。在技术领域,进步通常是好事,但逐渐的进步往往更好。

  从短期看,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一些单一、繁重的劳动和人工无法处理的精密工作岗位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远看,智能科技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带来的正面效用远超其负面影响。因此,需理性地看待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智能科技的发展过程中,人与机器不但没有趋于相同,反而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差异更大,其中包括认知方面。本书绝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关于机器的进化,但其实人类也会改变。作者所指的并不是长期性的基因代码变化,而是一些更简单的变化,包括生活方式上的变化,还有我们做出的获取或拒绝何种技能的决定。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正在把大脑的一部分“外包”给机械设备,事实上我们这样做已经有数千年了,无论是以书写工具、书籍、珠算的形式,还是以现代超级电脑的形式。这些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变得更加专注于那些机器不能帮我们完成的事情。

  作者在书中很明晰地描绘,几十年前,迪斯尼的电影公司会雇用艺术家手动绘制动画帧,在此过程中,艺术家的感觉和自律是最重要的能力。而如今,一部动画电影的制作完全依赖于电脑绘画,以及把这些绘画变成屏幕动画的技术能力。普通工作变为技术性工作,这类变化正在蔓延至整个经济领域。不管是何名目,大多数工作早晚都会变成技术性工作。医药、教育、法律、制造,以及其他很多产业,都已经开始向技术性工作转变。

  因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智能技术的深入发展中,首当其冲的将是体力类和认识类的程序性工作,非程序性工作可能会受益。一旦人工智能算法在记忆、分析和辨识各种模式的能力上超过人类,不仅将提升工作效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会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模式,更有可能会对劳动、就业等产生不小的影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