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本市场发挥专业优势 为扶贫注入金融力量
□本报记者 昝秀丽

  □本报记者 昝秀丽 

  

  近年来,资本市场不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攻坚,不断探索服务脱贫攻坚的制度机制和办法举措,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引导撬动作用,构建长效扶贫机制,为脱贫攻坚注入金融力量。

  精准扶贫“输血”功能增强

  不断发挥资本市场引导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广泛参与脱贫攻坚,通过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带活一方经济,资本市场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精准扶贫“输血”功能增强。

  “证监会定点帮扶6个省区的9个县,定点扶贫县数量在中央国家机关中位居前列。通过持续努力,证监会定点扶贫的6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政策首发上市,累计募资74亿元,另有66家拟上市企业正在筹备上市工作。”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在日前举办的2019年国家扶贫日“资本市场脱贫攻坚论坛”上表示。

  截至今年8月底,新三板累计服务贫困地区挂牌公司315家,其中创新层企业占比约10%;服务的贫困地区覆盖了全国22个省份、197个区县。

  证券业协会发起“一司一县”结对帮扶行动倡议,号召每家证券公司至少结对帮扶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截至今年8月,101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285个国家级贫困县,覆盖了34%的国家级贫困县;2016-2018年,证券公司结合贫困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综合运用承销保荐、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手段,帮助贫困地区融资2026亿元。

  各期货交易所、期货业协会、相关证监局利用期货市场功能,重点通过上市涉农期货品种和“保险+期货”等方式,推动产业扶贫、专业扶贫和精准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两年来,共上市了苹果、红枣期货,以及棉花、玉米、天然橡胶期权等5个涉农期货期权品种;2016-2018年“保险+期货”累计投入3.3亿元;推动期货行业扶贫累计投入3.24亿元。

  发挥市场化“造血”功能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集聚、流转和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利用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流向贫困地区,资本市场不断创新脱贫攻坚的制度机制和办法举措,构建长效扶贫机制,健全市场化“造血”机制。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期在山西省就脱贫攻坚工作和加强资本市场建设进行专题调研时指出,证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行业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既要扶贫更要扶智,帮助定点扶贫县培育脱贫产业,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推动定点帮扶工作取得更丰富的成果、更好的实效,惠及更多贫困群众。

  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健全市场化“造血”机制。早在2016年9月份,证监会印发《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建立“绿色通道”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企业在首发上市、债券融资、新三板挂牌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沪深证券交易所则于2018年5月发布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相关问题解答,合理拓展扶贫债范围,支持注册地不在贫困地区的企业发行主要用于扶贫项目的扶贫专项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

  与此同时,全国股转公司为贫困地区企业挂牌设立了单独通道,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查、即报即审、审过即挂,同时减免挂牌费用。证券业协会广泛调动行业力量,深挖行业优势,在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等领域多措并举,培育贫困地区产业“造血”功能。中国期货业协会推出“一司一结对”结对帮扶措施。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表示,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最为活跃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有效填补贫困地区在这方面的空白,提高贫困地区的市场化水平。欧青平指出,目前已进入脱贫“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希望以证监会为代表的监管机构和以中国证券业协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能够有序引导各类资本流入贫困地区优质产业项目,解决制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在思想观念、管理能力及资金需求等方面的问题,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