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2版:投资股权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募资规模持续下滑
中小创投机构待突围
□本报记者 余世鹏

  头部效应凸显

  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曾指出,当前市场上赚钱的投资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类是如红杉资本这类头部机构,“他们不仅有子弹,还有军火库,海陆空都有,募资动不动就是几十亿、上百亿美元”,第二类则是带国字头的机构,比如央企、国企等。

  投中数据显示,上半年募集完成的271只基金中,有12只基金募集规模超10亿美元,数量占比不到1.5%,但募资总额308.08亿美元却占去上半年募资总额的56.59%。此外,在今年上半年最活跃的头部机构中,腾讯以44笔投资位居第一,IDG资本、红杉中国、经纬中国、启明创投、高瓴资本、深创投等其余9家知名VC/PE机构则一共包揽了200余家企业。

  近期以来头部机构的动作持续活跃。6月底,君联资本宣布完成近100亿元基金募集,旗下总管理资本量则超过450亿元。而在7月29日,华兴资本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华兴新经济基金”宣布已完成第三期人民币基金募资,总募资额超65亿元,其中超募额度超过10亿元。同在7月29日,愉悦资本宣布完成总额超过7亿美元的早期及成长期基金募集,在管基金总额则超过100亿元。

  “从过去10年经历看,头部效应使得机构的差距越来越大,越是头部公司其综合收益率越高。相反,越是中下游投资机构,收益率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反而越大,亏损风险也越高。”上述创投人士说,未来中小创投机构要占据一席之地,只能另辟蹊径,在政策变化中寻求机会。

  7月30日,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创业投资与各类金融机构的联动,推动银证保与各类基金之间的联动衔接,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金融服务生态。诺亚财富旗下的诺亚研究工作坊研究员任骋指出,该文件的发布激发了创投机构的热情,将在整个募资寒冬中为创投机构找到新的曙光。同时,随着银行对科创板企业的风险辨识能力的不断提升,银行的投贷联动业务有望成为创投企业募资的新渠道。

  募资规模“腰斩”

  投中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VC/PE募集完成271只基金,同比下降51.69%;募集总规模544.38亿美元,同比下降30.17%。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今年第二季度VC机构共新募集135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数量同比下降28.9%。同时,第二季度披露募资规模的130只基金新增资本规模为482.17亿元,规模同比下降62.2%。

  “近年来国内经济进行新动能转换,前期投的部分明星项目普遍出现增长乏力现象。”国内某创投人士直言,近年来国内金融环境和政策变化较快,包括税费税收等细节变化,都会直接影响VC的投资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该创投人士指出,中国目前一级市场的创投资金供给过剩。整个13万亿元的私募规模中有9万亿元是一级市场,这些资金都要谋求在二级市场卖出。“但A股每年IPO的企业也只有寥寥两百多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尚不足以支撑这些资金变现。”

  以刚过去的二季度为例,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指出,二季度VC市场共发生168笔退出,同比下降29.1%。其中,IPO退出仍是主流退出方式,共计发送95笔,占比高达56.5%。另据统计,首批25家科创板企业,背后的创投渗透率高达96%。

  另外,市场人士指出,与成熟经济体相比,国内VC和PE资金的周期太短,心态急功近利也是投资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基金的封闭期基本是2年-5年,其非常强调短期利益兑现。但是,短周期投资本身又带有比较强的不确定性,多数基金都没有精细化管理,抗周期能力与介入经营层面的能力也比较低。所以,在短期项目上持续扎堆,资金投资的低效是必然的。”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募集完成的270多只基金中,有12只基金募集规模超10亿美元,数量占比不到1.5%,但募资总额占比却超过了50%。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分化加剧,尾部创投机构只有摒弃传统路径,在政策变化中另辟蹊径,才能找到新的机会。

  □本报记者 余世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