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7月27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口变迁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邓建峰

  □邓建峰 

  

  人口结构的波动和变化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从一些发达国家发展的路径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社会福利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几个重要的人口经济观察指标都呈现一个总体下降态势,但与此同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许多国家非常棘手的公共政策难题。

  长期以来,历史哲学家一直在争论塑造历史事件的根本因素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最为重要,它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大体轮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历史的本质与意识有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偶然性和机遇起主导作用,试图从偶然事件背后找到长时段因素纯属徒劳。历史学家甚至一度认为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横贯时空,人类活动过于庞大和复杂,没有哪个理论能将其完全覆盖。

  《人口浪潮》一书讲述的是人口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本书并不认为人口的滚滚浪潮——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升降、人口规模的起落以及移民浪潮等—决定了历史的全部。相反,人口只是决定人类命运的一部分。此处的立论并非指向某种简化、单一因素或者决定论的历史观,也不是说人口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主要因素、第一推动力、一种决定性因素,或者历史进程衍生的表面现象和结果(而非原因)。相反,人口这个因素本身受诸多其他复杂因素的推动,比如物质力量、意识,还有偶然因素。如同原因复杂多样一样,人口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持续且深刻的。

  人类的大规模人口变化始于不列颠群岛,以及出生于这里并且散布于北美和澳大拉西亚的人。很快这种变化便传播至欧洲其他国家,并从这些国家又传播到了亚洲及拉美各民族。今天这种变化的强大影响在世界不同地区上演,尤其是在非洲,人类10万多年前首次出走的这片大陆正在受到冲击甚至重塑。因此,巨大的人口浪潮正在向人类的故土回归。

  本书以浪潮起源的西北欧为起点讲述这个故事,并追溯它在全球范围内愈加迅猛的影响。本书首先会关注人口变化最先发生的地方。随着人口浪潮逐渐突破其最初的狭窄范围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现象,关注点也将循着这条轨迹从欧洲转向中国、日本、中东、拉丁美洲以及南亚,并最终定格在非洲。

  众所周知,随着老龄人口的加速增长,人口红利减弱,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从亚洲一些国家发展经验看,无论是较为发达的日本和韩国,还是发展程度相对偏低的泰国,当他们达到和国内当前类似的年龄结构后,其经济增速均进入到低增长时代。但是,对于老龄化趋势会如何影响世界,目前还无法以任何确定的方式加以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口年龄中位数约为20岁(1960年)的世界,完全不同于年龄中位数超过40岁(2100年)的世界,不仅因为所有可能发生的政治、经济和技术变革,而且还因为单纯的老龄化带来的结果。

  作者在书中指出,老龄化带来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乐观地看,世界可能成为一个更加和平与遵纪守法的所在。正如我们所见,社会中的年轻人口与发生暴力和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并非所有的年轻社会都会卷入犯罪和战争,但几乎所有老龄化社会都很平和。

  人口结构带来消费需求的改变,汽车和地产的周期随人口而变。青年人相对中老年人更需要购买住房和汽车,婴儿潮推动汽车销量、产量,以及住房销售和新开工住宅量的增加,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在老龄化趋势下,住房和汽车的消费需求也将随之下降。然而,老龄化更严重的问题是社会可能缺乏活力、创新和冒险精神。老年人口更可能保有最安全的投资、优质债券而非股票,这会影响市场,进而影响实体经济。随着老年单身人群需要的住处越来越多,而不断增长的家庭的这种需求却越来越少,人们的房地产需求也会改变。这些影响已经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得到应验,并将在全球范围产生影响。

  作者指出,未来的人口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展开。未来仍充满意外,背后的推手可能是科学和技术。正是技术曾两次打破旧的马尔萨斯等式:事实证明,以新的方式迁移人和物,并采用新的种植方式开辟广阔的新领土后,地球为人类提供的东西呈指数级增长;相比之下,人口增长可以通过人们的选择而成本低廉且便利地加以驯服,不必限制他们的本能。

  未来的科学和技术也可能以我们目前难以想象的方式重塑人口。如果老龄化是可逆的并且人们能够生活几个世纪,全球人口会是什么样子?这又会对生育率产生何种影响?除了技术,还有一些更单纯的人口发展因素,如果它们继续下去,前景可能会无法预测。作者在最后告诉我们,无论未来如何,我们都可以确定一件事:就像过去一样,人口和我们的命运会继续相互交织。只要出生和死亡、婚姻和移民仍是我们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情,人口就仍会塑造历史的进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