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投资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22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指数化和程式化
应对投资困境
□金学伟

  □金学伟 

  

  股票越来越难做,这是近几年大多数投资人的困惑,而这个难做主要不在大盘上,而是在个股上。而这些都跟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微观的,即股市自身的管理和制度设计。

  长期的实行审核制,带来上市结构的先天性缺陷。审核制,看起来是负责,是把控质量关,而实质上,在这个制度下,审核人员更重要的是为自己负责,而不是为市场负责。用系统论观点来说,“考察容易考察的,而不是重要的”,这正是系统生存的大忌。

  凡该由市场解决的,用行政去解决,最终没有不出大的系统性问题的。

  如果说审核制是造成上市结构的先天性缺陷,产生今天股市困境和投资困境的原因之一,那么,监管制度的缺失和监管的错位则是造成今天股市困境和投资困境的又一个原因。

  长期来看,我们股市监管重点始终在行情端和需求端上。股市低了还是高了,冷了还是热了,希望它升温还是希望它降温,成为股市监管的最高指挥棒。

  还有就是总在需求端上找出路,找问题,下功夫。前几年的所谓“穿透式前置监管”,怒斥妖精,严打投机倒把,只是这种监管思路的登峰造极,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堪称股市生命之源的供给侧——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是宏观的,即周期。这样的上市制度和监管制度,在宏观经济的扩张周期中看起来问题还不大,因为经济的扩张可以掩盖住很多问题,有很多潜在的风险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可以通过扩张来延缓,使之产生系统论中的一种“延时效应”。“延时效应”的好处是,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时间,提供缓冲。但它的坏处是,有可能会使我们麻痹,掉以轻心,以为不就是这样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旦爆发,就会危及系统整体安全与生存。

  一句话,我们正在为过去20多年累积的问题买单!

  令人欣慰的是,相应的纠错行为已经开始。但由此产生的投资困境则注定会长期存在。它包括买什么?如何买?

  前段日子看到一篇《一个神奇的“买跌”公式》,觉得它对我们超越投资困境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文章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统计了这样一组数据:每当指数单日跌幅超过-1%时,买入相应的指数1000元,长期纪律性地执行这一操作,那么,自2010年1月4日开始到现在,总收益为23.83%,而同期沪深300指数只上涨2.88%,有明显的超额收益。

  如果从历史最高点——2007年10月16日沪综指6124点开始,同样是每逢市场单日跌幅超-1%的时候买入1000元。那么,同期沪深300指数大跌38.11%,而该策略的总收益是24.45%,超额收益更加明显。

  如果期间还进行“止盈”操作——在2015年的高点卖出锁定收益,则无论绝对收益还是相对超额收益会好得惊人:自2010年1月开始的绝对收益是139%,从2007年6月15日开始的绝对收益是121%。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变动分别为50.91%和-9.22%。

  这样的收益能令人满意吗?老实说,并不能令人满意,相对于成功的主动投资来说,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它的统计意义是非常正面的——一是股市是可以赚钱的;二是建立在买跌基础上的,以指数为标的的、被动的程式化投资是可以超越大盘获得超过平均收益的收益。

  但是,这篇文章是某基金用来做宣传用的,它当然更希望你不断地买买买,所以设置的前提条件越少越好。“沪深300指数”,“跌1%”,“1000元”,都是强烈的暗示,希望你以此复制到基金投资中。

  其实,真正的程式化交易都包含了一种可能性。以世界上最早的程式化交易——哈奇计划为例:该程式是以一揽子股票为对象,类似指数;一周做一次考察;如果周涨幅达到5%以上,就全部买进;周跌幅超过5%,就全部卖出。这里的5%涨跌幅就包含了一种可能性:周涨幅超过5%,意味着涨势可能开始了;周跌幅超过5%,意味着跌势可能开始了。他用这种方法,在54年的投资生涯中,从10万美元起步,滚到近1500万美元。

  与此相仿的是连续4新高买入、连续4新低卖出。它同样包含了一种可能性:股价连续4天创新高,意味着涨势可能开始了;股价连续4天创新低,意味着跌势可能开始了。

  总之,一切程式化交易,不管是买涨还是买跌,都包含着对后市的一种预期、一种可能性、一种概率,而不是一种简单盲目的策略。

  即便是这种跌1%买进的简单盲目策略,如果我们给它一些限制条件,比如:在400天均线以下开始,跌幅超过1%且股价创新低,就买进。我们的收益就会极大地提高,因为对绝大多数循环周期而言,400天均线以下都可归为低位区。在低位区,股价每创一个新低,见底的可能性就增加一分。

  但这依然不算是好的程式化买跌策略。比之更好的是买进的价格,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见底条件、见底可能。比如说,相对强弱指数(RSI),本就是我们常用的、反映超买超卖的指标,其本身到达20以下就具有一定的见底概率,如果再把这个结合进去,那投资绩效就会进一步提高。

  今天的股市困境是长期负效应累积的结果,但相应的投资困境则会长期存在。指数化、程式化——看着指数买ETF,可能是大多数散户将主动投资困境变为被动投资坦途的最佳出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