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投资理财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15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ES观感
□金学伟

  □金学伟 

  

  每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我都会去看,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的CES给我三个感觉。

  一是参观的人数少了,主观的感觉是比前两年少了一半以上,有些展馆显得有点空荡荡。相同的景象也出现在上海的两条主要购物街——淮海中路和南京东路步行街。2008年金融危机最严重、人心最悲观的时候,我去这两条街逛了一下。初冬季节,但行人熙熙攘攘,脸上都洋溢着轻松、快乐的神采。“哪有什么金融危机?”从身旁经过的一位年轻人,如此跟他情侣说。我把这个细节写进当周的分析报告中,强调:媒体和专家都喜欢关注那些大的,足以吸引眼球的大事件,却忽略身边的细节和每天都在发生的平凡小事。如果我们能跳出舆论场,去感受一下,就会发现,这场金融危机对我们来说,影响甚微。但今年在参观CES前,我也去这两条街逛了一下,发现行人少了。毫无疑问,根据“长裙子”、“短裙子”理论,这是经济趋冷的表现。

  二是国内参展公司展出的产品层次大大提高。有个别公司从参展的产品来看,今年和去年相比,判若两家公司,去年还显得比较低级、老套,今年已显得非常有型,不复吴下阿蒙。

  三是国外参展公司的产品更新,公司更新。过去的CES,前来参展的都是一些著名的、成熟的公司,展出的产品也都是一些成熟的产品。但今年的CES,国外公司拿来参展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新产品,有的非常前卫,并且不少来自欧亚的新公司——初创企业,前来设展(展会特辟了一个“初创企业馆”)。

  这三个感觉勾勒了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完整图景:经济在趋冷,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很快,在科技产业领域的竞争力在增强,工程师红利和市场红利正在发挥它的作用,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提供无形动力。

  还有一些观点是我近几个月在朋友圈里反复讲的。

  一个是关于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坏消息是我们的经济偏弱,好消息是别人的日子也不好过,除了少数几个亚洲新兴国家。而且一位在国外工作的朋友说,它们的日子比这儿更难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它养成了我们的“娇骄二气”。骄傲,动辄就是厉害了我的国;娇气,视花团锦簇为常态,以为前途就该洒满阳光的。因此一遇逆境就惊慌失措,就怨天尤人,怪天怪地,诅东咒西,仿佛末日来临。其实,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过去四十年我们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最长的连续高增长周期,这个奇迹打破了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理论对一般扩张周期的时间界定。那么,今天,当旧的增长动力消失,出现一些调整也是正常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是非人力可以掌控的。

  另一个是在这轮产业更新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我们很可能还会创造一个奇迹,用最平缓的波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跨过这道坎。这既和我国经济结构的充分多样化有关,一个经济体,其内部门类越齐全、越多样化,其系统的适应能力就越强。也和当今世界大背景有关。

  决定产业更新速度和代价的因素通常有这样几个。科技本身的进步速度和方式。如果科技本身发展的步伐非常缓慢,呈现方阵式特点,来了就是一大波,这一大波过去就停止了,剩下的只是把它做得更精致更完善而已,那么,产业更新的方式也就是方阵式的。这样,在新旧产业的衔接处,就会产生一个断层。这个断层就是经济的崩盘时刻、危机时刻、萧条时刻。如果新技术、新产品是以散兵队列方式源源不断开进的,这种旧去新来就会以源源不断的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如一次次微创手术,在较小痛苦的情况下完成。幸运的是,我们当今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

  决定产业更新,即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和代价的另一个因素是市场空间。新技术、新产品落地是要有市场空间的,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市场空间,包括资本、人力资源都被旧的、传统的产业占据着,那么,新技术、新产品很可能就会消弭于无形中,被扼杀于襁褓中。有些美国政客抱怨全球化让它们吃亏了,其实,正因为全球化促进了世界性产业转移,为发达国家、先行国家提供了无痛的“去旧”管道,才使得它们的科技与产业进步更加顺畅,使它们本身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经济繁荣。

  适时而适度的产业转移,有助于及早去掉已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腾出更大的市场空间和资源去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这种转移,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由于惰性以及路径依赖,一般来说,等内部各方因素逼迫你不得不把一些已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以腾出力量和空间来发展新兴产业时,大多为时已晚。从这个角度说,贸易摩擦不仅可起倒逼改革的作用,也可起加快我国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作用。至于由此将引发供应链被移出中国的“忧虑”,我觉得既缺乏制造业常识,也不符合系统论观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事多得是。

  工程师红利和市场红利,是继人口红利之后中国的又一个红利。工程师红利,大家都知道,先进制造业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方面中国有优势。市场红利,我们都知道,新技术、新产品只有经过大量应用才会成熟、完善;只有获得相应的营业收入才能支持它不断改进,最后生根、成长、壮大,这方面我们同样有优势。这次我在CES看到的这些变化,正是中国的市场红利散发其新的魅力,我们有什么理由对中国的前景失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