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读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6月01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国家金融顶层布局
□林嵩山 何荣天

  □林嵩山 何荣天 

  

  一个人如果能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就,是了不起的,但如果能同时在多个领域都取得成就,就更加难能可贵。广东省原副省长陈云贤无论是从商、从政,还是做经济、金融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他曾先后赴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哈佛大学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耶鲁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进修学习。他先后出版了《证券投资论》《投资银行论》《风险收益对应论》《财政金融理论与实践探索》《中观经济学》和《国家金融学》等。

  在《国家金融学》一书中,面对外部不确定因素的现状,本书观点鲜明地提出,应从五个方面提升国家金融的顶层布局:第一、二个方面是在金融理念上;第三、四个方面是在金融举措上;第五个方面是在组织机构上。

  本书的论述包括一国金融的监管与发展,一国金融的国家与地方。离岸与在岸协调,一国金融的弯道超车路径及高科技冲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国乃至国际金融的风险防范以及国际金融体系、国防金融秩序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世界各国应加强国家金融顶层设计,更加关注金融业的现状与未来。

  在我国经济的转型期,陈云贤站在中国乃至世界金融业的前沿阵地,以艰苦卓绝的拼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是我国经济和金融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他在处理日常繁忙工作的同时,以强烈的使命感不断从事其金融和证券理论的潜心探索。他出版了十多部专著。其中《证券投资论》《投资银行论》《风险收益对应论》三部,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深入研究了证券投资的三大规律和三大假说,揭示了投资银行(即证券承销商)与商业银行(即存贷款银行)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投资银行业务管理轴心理论,从而构成了其投资银行理论研究的完整体系。

  陈云贤的论著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典范。他把理论探索与对国家的对策建议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投资模式,既有科学性,又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特别强调指出:陈云贤的“风险收益对应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投资银行业务管理的轴心”,“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投资银行业务管理的空白,是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重大突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源头决定喷泉的高度,信念决定个人的成就。正是陈云贤博士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信念,他站在经济和金融理论的国际前沿,创作了多部经济学、金融学新著,并自主创立了两门新学科。

  2015年底,陈云贤与广东财经大学教授顾文静合著的《中观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一书正式出版。此书因聚焦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创造性的将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竞争主体之一而引发关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观经济学》一书把区域经济发展上升为中观经济理论层面,是经济学领域的一项有见地的理论成果。

  陈云贤曾指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堪称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决定了经济学流派的分野。亚当·斯密强调了市场的作用,反对政府对商业和自由市场进行干涉,由此创立了政治经济学。梅纳德·凯恩斯强调要发挥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学理论由此分化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而《中观经济学》则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思路——将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之一来研究,从而构成了中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中观经济学以区域政府为研究主体。以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区域政府“超前引领”的实践为逻辑起点,揭示区域政府的“双重职能”,进而发现市场竞争具有企业和区域政府的“双重主体”,最后得出成熟市场经济所特有的“双强运作机制”,这就是中观经济学体系构建的核心逻辑。

  《国家金融学》是作者至少研究六七年之后,独自创立的另一门新兴的金融学。作者身居改革开放的前沿,结合广东金融实践,时而会向国家提出某些建设性的建议。

  有别于一般金融学的《国家金融学》,从一国金融发展最核心而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即国家金融的顶层布局与监管模式选择之后,涉及离岸与在岸的金融发展的难题,并在面对世界各国的金融崛起时,一国金融如何超越?面对世界人工智能+区域链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一国金融如何应对?金融主题是安全、收益和流动性,如何防范和处置一国系统性或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一国面对国际金融群雄,如何构建并推动国际金融新体系和国际金融新秩序?等等。

  实践得真知,盛世出华章。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陈云贤博士在近40年来发表了约300万字的经济学、金融学论著,是他坚韧不拔的探索与创新,为国家乃至国际填补了许多空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