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海外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30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海外观察
孩子们眼里的全球化
□刘丽娜

  □刘丽娜 

  

  通常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个宏大概念,学者解释汗牛充栋。不过,大道至简,有时候,透过孩子的视角,往往能使一个复杂抽象的事物回归到简单的本原。尤其是,当孩子的首要精神导师——家长是了解世界大趋势的思想者。

  曾担任过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杰森·福尔曼最近就在北京分享了他从自己两个孩子眼中看到的经济全球化侧面。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福尔曼讲到他首次来中国,是在1985年作为高中交换生,当时,中国的人均GDP仅约300美元。最近一次他要来中国交流,他的两个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也想来看看,他们想知道今天的中国与父亲30多年前第一次见到的样子有啥不同。现在,中国的人均GDP超过9000美元,是30多年前的30倍。

  福尔曼发现,孩子们透过三个视角看到了全球化在中国的印记。

  第一是生活方式。作为美国人,福尔曼和孩子们做的一件非常传统的“美国事”是去星巴克喝咖啡,结果,他们发现上海的星巴克店比纽约还要多。

  第二是基础设施。福尔曼和孩子们到了桂林、漓江、长城,可以想见,这些风景名胜千百年来变化并不大,但令他们惊讶的是,即使是在桂林这样的三四线城市,那里的飞机场也毫不逊于美国通常大城市的机场。

  第三是技术应用。福尔曼的孩子们发现,所有中国人都会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他们说希望有一天拥有“美国版本的中国产品”。

  今年49岁的福尔曼2013年-2017年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卸任后回到学界,在哈佛执教,并在华盛顿的彼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他参与起草了美国政府的人工智能战略报告。毋庸讳言,当今世界上,在人工智能领域,两大领先国就是美国和中国。福尔曼坦率地讲到,在一次与人工智能专家的闲聊中,他问美国的人工智能业界人士最担忧什么?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中国人不在人工智能方面推出新想法,他们该去抄袭谁?

  福尔曼说,自己8岁的女儿正在学中文,而中国这么大年纪的孩子也都在学英语。他确信,从孩子们的视角,在全球化的未来中,这两个大国注定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除了中国和美国,如果把视野扩大到全球,会发现对于全球化的未来,人类确实要更多地从孩子,从年轻人的视角来思考对策。

  同样在这次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新加坡副总理、二十国集团全球金融治理专家团主席尚达曼提到了未来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他认为,发展挑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应对未来将出现的规模空前的年轻人口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球15岁以下年轻人口达15亿,这个数字是30年前中国年轻人口最多时的三倍。现在,这些年轻人主要位于非洲、中东、南亚等发展中地区。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导致的自动化技术使以往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岗位日益减少,而目前这些地区的教育培训基础并没有做好准备,以便帮助这些年轻人获得更高的劳动技能。

  尚达曼说,当年中国拥有大量年轻人口,但中国教育体系的相应准备比较充分,因此中国在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没有发生严重的就业危机。而今天,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未来年轻人口就业压力带来的社会稳定挑战将是空前的。对于人口流动日益便利的全球化世界,这些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决策者将不得不严肃考虑。

  谈到全球化的新挑战,考虑到下一代,考虑人类为孩子们留下的世界,国际思想家们还有一个重大担忧的是全球化带来的共同挑战——气候变化。

  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近日在北京提到,未来20年,全球经济总量至少会翻一番,城市数量会翻一番,人口增加35%,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新的巨大压力,这就要求人类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做出改变。

  以色列银行前行长、摩根大通国际董事长雅各布·弗兰克尔说,目前的全球化面临着碎片化,面临着分裂的风险,需要在思想、技术、资金、信息、货币,乃至哲学上的全球化。他说,这不是一个选择不选择的问题,不管我们想不想要,全球化都不可逆转。人们不可能把过去的教科书都扔掉,而是要为其增加一些新章节。

  弗兰克尔还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开车,人们都不喜欢车祸,如果把汽车全部封存起来,不再使用,这或许能避免车祸,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在选择之列。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加宽道路,系好安全带,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能和加强监管。这才是对待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不可逆转的全球化世界,智者需要判断和做出正确投资。正如福尔曼教给孩子们观察其他国家的变化,因为这种变化正是多年以来正确投资的结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