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48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集团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证所网站(http://sse.com.cn)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本年度报告摘要中的简称均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中的“释义”章节。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本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拟提请股东大会批准以利润分配实施公告指定的股权登记日本公司的总股本为基数,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20元(含税)。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

  ■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

  本集团主要从事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药分销与零售,其中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并以医疗服务为发展重点。

  2.2 经营模式

  本集团业务领域覆盖医药健康全产业链,业务发展立足中国本土并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本集团的业务以药品、医疗器械和医学诊断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医疗服务为主体,并通过本集团投资企业国药控股涵盖到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相对于其它以单一业务或者单个产品为业务基础的公司而言,本集团的业务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地分享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持续增长机会,并能通过业务板块间的资源共享产生协同效应,同时能规避单一细分行业的波动带来的业务风险。

  过去几年,本集团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良好的经营成果得益于对发展战略的坚持和优化、运营管理效率和资源整合能力的持续提升、研发投入的不断加强、产品线的不断丰富以及国内外营销体系建设的不断升级。本集团直接运营的业务可细分为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每个业务板块均由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各管理团队在做好存量业务的运营和内生式发展的同时,围绕本集团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和并购的外延式扩张机会。

  在医药行业面临转型的特殊阶段,本集团在战略上也坚定地走创新、国际化道路。本集团在创新研发上持续投入,并在早期科研项目上采取多模式布局,包括与科学家成立研发型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成立合资/合作企业等;同时还发起设立主动孵化模式的平台公司,布局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在国际化拓展上,除通过在成熟市场如美国、欧洲建立子公司,培育运营能力之外,也在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通过自建和并购等方式培育并形成市场及生产能力。我们相信,在创新领域的布局,有助于本集团实现仿制药到创新药的转型;而国际化将使得企业在运营标准及市场拓展上更具备国际竞争力。

  根据本集团的发展规划,在可预见的将来,在直接运营的业务中,本集团仍将坚持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预计该部分业务仍将为本集团贡献50%以上的营业收入和主要的经营业绩;进一步抓住政策和市场机遇,快速发展医疗服务业务,提高医疗服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同时,把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的发展机遇,通过创新驱动研发,进一步提升产品力,加强整合协同与运营效益提升,发挥全球拓展能力跻身行业前列。

  2.3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本集团在“4IN”(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战略的指导下,秉承“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发展模式,围绕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力、品牌力,持续提高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整合能力以及国际化能力,高效运营,以确保长期且较快速度的业绩增长。

  在内生式增长方面,本集团以创新研发为最核心的发展驱动因素,专注投资于疗效确切、符合现代医学发展导向的优势产品的研发领域,坚持提升自身全链条的研发和后期产业化开发能力。报告期内,本集团研发投入共计人民币250,683.56万元,较2017年增长63.92%。本集团已形成国际化的研发布局和较强的研发能力,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建立互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并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衔接全球前沿创新技术,推动前沿产品的全球开发和转化落地。

  在夯实产品力的同时,本集团持续加强营销体系和营销能力建设,并已形成与现有产品及拟上市产品相配套的境内外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形成近5,300人的境内外营销队伍,其中包括超过1,000人的海外营销队伍。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本集团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管理,在产品研发至销售的产业链各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安全机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深入推进施行“卓越运营管理”,通过制定企业质量目标、实施精益六西格玛项目、推行工艺安全管理,有效改善企业管理模式、提升运营效率、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布局,实现本集团质量管理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协调境内外资源,提升质量体系的国际化建设。

  在外延扩张方面,本集团各业务板块均积极吸收、整合外部优质资源,寻求通过并购及市场权益许可的方式丰富产品线、拓展市场空间,并通过对被并购企业的深度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生协同效应,在巩固原有的经营优势的同时,加快本集团营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在整合式发展方面,通过各板块内部及产业板块间加强合作联动,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本集团内部通融,推进业务发展。近年来,尤其在研发体系、运营体系及营销体系进行了更深入的资源及体系整合,进一步形成合力推动标准及系统化管理的提升,整体运营能力在业务板块及企业层面都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积极建设信息化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保障基础架构和运维体系,识别和整合数据资源,打破板块和成员企业的边界,实现数字能力共享。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营业务继续保持均衡增长。

  (1) 药品制造与研发

  报告期内,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68,134.51万元,较2017年增长41.57%;剔除新并购企业的贡献的可比因素等影响后,报告期内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24.87%。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得益于:

  ①主要治疗领域核心产品非布司他片(优立通)、匹伐他汀(邦之)、富马酸喹硫平片(启维)、抗结核系列、万古霉素、依诺肝素注射液、阿法骨化醇片(立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强舒西林)等保持高速增长,专业化经营团队建设进一步强化。

  ②持续加大包括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小分子创新药等在内的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报告期内本集团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25,047.25万元,较2017年增长76.49%。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15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15项、生物创新药10项、生物类似药17项、国际标准的仿制药117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项目54项、中药2项。此外,报告期内本集团还通过产品合作、市场权益许可的方式引入多项国内外先进、前沿产品/技术;与全球领先的T细胞免疫治疗产品研发及制造企业Kite Pharma(Gilead Pharma成员企业)共同打造的免疫治疗产业平台复星凯特首个产品--FKC876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准并启动临床研究;与此同时,作为本集团科技创新孵化平台的复星领智,截至报告期末,已在包括创新药研发、可移动便携式医疗影像、基因治疗等多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进行布局。

  ③持续加强国内外营销体系的建设。报告期内,本集团适应行业环境的变化,继续完善并整合国内营销体系,营销模式向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方向完成转型,实现营销的合规及可持续发展;在市场方面,高端医疗、基层医疗、零售连锁等市场能力建设得以进一步提升;明确以C2M为战略核心,并以互联网创新平台助力营销转型,实现数字化营销;同时,加强招标、市场准入及重点客户管理等等能力建设,为后续上市产品的营销奠定基础。此外,通过与国药控股的合作与联动,充分发挥国药控股的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优势,促进本集团药品销售渠道的拓展。进一步借助Tridem Pharma在非洲法语区国家及地区已建立的成熟的销售网络和上下游客户资源,建立针对西非法语区私立市场的推广业务,协同本集团现有国际营销渠道进一步巩固了在非洲的竞争力,并完善本集团药品国际营销平台;同时通过在美国及欧洲搭建的营销平台,推进与欧美药企的深度合作,提高本集团在国际市场的药品销售规模。

  ④持续推进并购后的内部整合。通过境内外企业在产品、技术及营销方面的合作及交流,进一步推动本集团研发、海外药品注册、业务发展等方面能力的加强,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产品力、品牌力,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推进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同时,集中采购等举措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升运营效益;此外,秉承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SAP系统的逐步上线也为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打破了数据壁垒,推动完善了包括研发、生产、营销活动在内的数据管理体系。

  (2) 医疗服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通过持续推进医疗机构的专科布局和建设,保持医疗服务业务的健康发展,通过内部整合及外延扩张打造区域性医疗服务中心和大健康产业链。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初步形成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战略布局以及省、市、区三级重点学科规划及专科医院和第三方诊断的产业布局。持续完善和优化医、护、技等医疗专业以及财务、EHS、采购、基建等职能的管理体系和框架,使得医疗服务在业务发展、管理效率、采购成本控制、信息技术体系上得到持续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得到不断加强。

  报告期内,控股的医疗服务业务共计实现收入人民币256,296.75万元,较2017年增长22.72%;在华南地区,禅城医院以高分通过国际医院JCI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第六版JCI标准的三甲综合民营医院。此外,通过对禅城医院持股比例的提升及佛山禅医健康蜂巢项目的启动,进一步发挥禅城医院在华南地区的医疗优势和辐射示范作用,以其医疗资源为基础打造的健康蜂巢示范项目将协同恒生医院及珠海禅诚,为本集团在华南地区的医疗服务战略布局及沿海发达城市及地区的业务的拓展发挥重要作用。在华东地区,淮海医院管理集团徐矿总院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本集团在徐州、淮安、宿迁等运营和新建的医院共同打造淮海经济区医疗服务布局,并对本集团成员医院输出优势学科,为专科建设和整合医疗能力打下基础。在华中地区,新增控股投资的二级综合医院武汉济和医院,为武汉和长江中游区积累医疗资源;广济医院通过二甲医院评审,进一步深化在华中地区医疗服务战略布局。在第三方诊断领域,桐树省生物将协同本集团控股医院开展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已控股的齐鲁检验所通过卫生部及山东省室间质评优秀标准,持续深化和推进本集团在临检领域的布局。

  (3)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63,886.91万元,较2017年增长13.22%。Sisram(复锐医疗科技)在加快开拓全球市场并重点关注新兴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临床治疗产品线的拓展。HPV诊断试剂、T-SPOT试剂盒销售收入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手术量均实现高速增长。

  (4) 医药分销和零售

  报告期内,本集团参股的国药控股继续加速行业整合,并完成对医疗器械分销业务的并购。

  2.4 行业情况说明

  本集团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并将医疗服务业务作为发展重点。

  (1)医药制造

  本集团已在非洲法语区国家及地区建立成熟的药品销售网络和上下游客户资源,其中,青蒿素系列抗疟药产品得到非洲市场高度认可,注射用青蒿琥酯更被列为重症疟疾治疗首选用;而作为西非法语区前三大药品分销公司之一, Tridem Pharma进一步巩固了本集团在非洲市场的竞争能力,完善本集团药品国际营销网络。此外,本集团也已在美国及欧洲搭建营销平台,以推进与欧美药企的深度合作,并提高本集团在国际市场的药品销售规模。

  本集团继续推进国际化战略,进一步布局国际化的研发、制造体系,并完善国际营销网络、壮大国际营销队伍。

  本集团以创新研发为最核心的发展驱动因素,持续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不断加大对“4+3”研发平台的建设(四大平台:小分子创新药、高价值仿制药、生物药、细胞治疗;三大体系:深度孵化、风险投资、授权引进),布局国际化高水平并具有成本优势的研发及制造体系,通过多层次创新,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治疗性、治愈性药物的上市,完善产品布局。在通过现有的已基本形成的中国、美国、印度等地互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提高自身创新研发能力的同时,本集团也继续进行境外拓展,希望能够将适合中国的高性价比的仿制药、创新药、先进的疾病治疗产品/技术等引入中国市场。

  随着对Gland Pharma整合的深入,本集团将持续加强自身的创新研发能力、国际化药品注册申报能力、建设并推动产品线及供应链的整合及协同。同时,本集团注重加强自身营销能力,现已经形成了近5,300人的营销队伍,销售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的主要市场,通过并购整合,打造产品协同效应,形成产品的层次化、差异化,实现营销力和产品力的良性循环。

  本集团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管理,在产品研发至销售的产业链各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安全机制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

  根据IQVIA统计,2018年本集团生产的医院用处方药的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第10。

  (2)医疗服务

  本集团自2009年进入医疗服务领域以来,已完成多项医院投资并购,初步形成了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战略布局,并在总部建立了运营管理平台,已经成为医院投资和管理运营的行业领先者之一。

  本集团具有医疗健康全产业链覆盖、资源协同、投资和管理运营经验、品牌和资金以及国际资源嫁接等方面的优势,本集团持续推进医疗多元化布局,新建高端诊所和体检中心,投资第三方临检机构,进一步提升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抗风险能力并拓展未来业务增长点。禅城医院、和睦家医院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和社会效应,有助于本集团持续推进医疗服务业务的开拓和经营。2018年初,禅城医院高分通过国际医院JCI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第六版JCI标准的三甲综合民营医院。

  随着医疗服务业务的不断拓展,本集团对于医疗服务机构的一体化运营能力仍需持续提升,资源平台及领先的专业学科和团队建设亦需不断完善。

  (3)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

  通过内生式经营和外延式的并购,近年来本集团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在细分行业生产性企业中排名靠前。

  本集团现有医疗器械业务主要包括医疗美容器械、外科手术机器人与耗材(代理为主)、呼吸医学产品、手术/输血器械与耗材、牙科产品器械及耗材(自主产品和代理业务)等。其中,医疗激光美容设备在全球(尤其是国内)激光美容设备市场均占有相当规模的市场份额;血袋类三大产品占有率在国内市场名列前茅;牙科产品器械及耗材在国内口腔治疗领域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有着完善的营销网络与临床技工资源,其市场地位属行业前列;与此同时,报告期内,本集团代理销售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是唯一一个同时获得美国FDA和国家药监局许可上市的微创腔镜外科手术机器人产品,处于领先地位。

  本集团现有医学诊断业务主要包括分子诊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微生物诊断及POCT产品,以自主产品为主,其中结核诊断产品T-SPOT试剂盒及HPV诊断试剂分别在国内占据主要和较大市场份额,并通过完善的营销网络保持其领先的市场地位。

  Sisram(复锐医疗科技)的医疗激光美容器械已形成品牌效应,并逐步向治疗器械拓展,未来将进一步实现与本集团医疗资源的协同,提升经营规模。手术/输血器械与耗材、牙科产品器械与耗材在国内将不断拓展领先专业的销售渠道。

  本集团医学诊断产品线布局较全面,涵盖了整个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和微生物诊断和POCT,营销网络遍及全国。目前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平台投入生产,相关配套试剂研发完成,进入注册评审阶段。报告期内,通过投资并购踏足第三方检测业务领域,完善将在个体化和精准医疗中发挥日趋重要作用的医学检验实验自建项目(LDT),并将其拓展至医学诊断业务领域,进一步加快打造医学诊断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重磅产品的持续发掘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2.5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本集团以与自身战略相符的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领域为主要发展方向,并维持对国药控股的长期投资。本集团的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均在行业中处于较领先的地位,本集团的医疗服务业务在业务拓展、整合能力上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本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多层次的产品线、高效能的研发能力、高度规范的生产管理能力、高质量的服务能力、专业化的营销能力、国际化的业务发展及整合能力以及对具有成本优势的全球制造及供应链体系的建设能力。

  此外,本集团卓越的投资、并购、整合能力已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也为未来本集团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地上市的资本结构,为本集团通过并购整合快速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优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本集团将继续顺应国家医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指引,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道路,持续发展壮大。

  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营业收入较2017年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核心产品的收入增长、新并购企业贡献及医疗服务业务拓展所致,剔除新并购企业的可比因素等影响后,营业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20.43%。

  注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7年下降主要由于期内资产处置收益减少导致非经常性收益下降人民币16,046万元以及经常性收益的变动影响(注3)所致;

  注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2017年下降主要受创新研发和业务布局的投入上升、部分参股企业亏损、利息费用增加,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列支股份支付费用,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利润减少以及报告期内对控股子公司Breas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人民币8,000万元等因素影响:

  ①本集团当前处于研发集中投入期,多个单克隆抗体等生物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及小分子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进一步提速;同时,本集团通过设立创新孵化平台等多种方式推动创新研发,复星领智、复星弘创、Novelstar等创新孵化平台陆续投入运营。报告期内,本集团研发费用共计人民币147,961.23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45,307.44万元,增长44.14%。

  ②此外,本集团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引进新技术,设立的复星凯特、直观复星等联合营企业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参股投资的类研发项目及早期项目等仍有经营亏损;联营企业和睦家医院因上海浦东、广州及北京新院建设的前期投入,经营亏损有所扩大。报告期内,联营企业国药产投经营业绩增长,本年度本集团分占国药产投收益为人民币151,972.43万元(剔除同一控制合并影响因素后),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6,778.04万元,由于受上述等因素影响,不含国药产投的其他联合营企业分占损益为亏损人民币17,072.8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人民币7,010.71万元。

  ③受市场利率上升及带息债务增加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本集团利息费用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35,211.72万元。

  ④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由于奥德金销量减少,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2,961.81万元(含评估增值摊销),较2017年下降39.00%。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

  ■

  ■

  注1:HKSCC NOMINEES LIMITED即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其所持股份是代表多个客户持有(其于报告期末持有的股份数量包括复星高科技通过其所持有的本公司25,237,500股H股股份,约占本公司于报告期末总股本0.98%)。

  注2: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沪港通人民币普通股的名义持有人。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1 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本公司根据 “16复药01”回售申报情况,于2019年3月4日完成本次申报回售债券的兑付。本次回售实施完毕后,“16复药01”在上证所上市并交易的债券余额为人民币29.945亿元。

  注2:根据《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向合格投资者)(第一期)募集说明书》中设定的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的选择权,自2019年3月4日起,“16复药01”票面利率由3.35%上调至4.50%并保持不变。

  5.2 公司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适用□不适用

  1、2018年3月5日,本公司按时兑付“16复药01”的应付利息。

  2、2018年3月14日,本公司按时兑付“17复药01”的应付利息。

  3、2019年3月4日,本公司按时兑付“16复药01”的应付利息。

  4、2019年3月14日,本公司按时兑付“17复药01”的应付利息。

  5.3 公司债券评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16复药01”上市时,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综合评定,本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级、“16复药01”的信用等级为AAA级。

  2、“17复药01”上市时,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综合评定,本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级、“17复药01”的信用等级为AAA级。

  3、“18复药01”上市时,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综合评定,本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级、“18复药01”的信用等级为AAA级。

  4、“18复药02”上市时,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综合评定,本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级、“18复药02”的信用等级为AAA级。

  5、“18复药03”上市时,经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综合评定,本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A级、“18复药03”的信用等级为AAA级。

  6、2016年5月10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对于 “16复药01”进行跟踪评级,本公司主体及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

  7、2017年5月23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对于“16复药01”和“17复药01”进行跟踪评级,本公司主体及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

  8、2018年5月25日,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对于“16复药01”和“17复药01”进行跟踪评级,本公司主体及债项信用等级为AAA级。

  5.4 公司近二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上升主要由于本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持续增长以及对债务结构的调整所致,报告期内本集团完成Gland Pharma项目7亿美元过桥贷款的再融资。

  注2:利息保障倍数的下降主要系本集团受市场利率上升及带息债务增加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18年,在全球及中国经济仍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形势下,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制药工业增速稳步提升,创新药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而医疗器械和医学诊断受益于政策,面临快速发展机遇。医疗服务需求旺盛,行业结构逐步调整,医疗服务资源布局更趋合理。报告期内,本集团秉持“持续创新、乐享健康”的经营理念,围绕医药健康核心业务,坚持产品创新和管理提升、国际化发展,积极推进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主营业务继续保持均衡增长。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91,827.36万元,较2017年增长34.45%,剔除新并购企业的可比因素等影响后,营业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20.43%。其中: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68,134.51万元,较2017年增长41.57%,同口径增长24.87%;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56,296.75万元,较2017年增长22.72%;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63,886.91万元,较2017年增长13.22%。

  报告期内,本集团在中国大陆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901,205.13万元,较2017年增长25.22%;在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90,622.23万元,较2017年增长76.26%,海外收入占比为23.70%,较2017年提升5.62个百分点。

  本集团于2017年新并购的Gland Pharma运营良好,受益于万古霉素、依诺肝素注射液以及卡泊芬净等核心产品增长,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2017年增长26.62%、净利润较2017年增长39.92%(根据Gland Pharma本币财务报表,不含评估增值摊销影响)。

  报告期内,各业务板块营业收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营业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24.87%;

  注2:医疗服务业务营业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5.01%;

  注3:医疗器械与医疗诊断业务营业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12.29%。

  报告期内,本集团销售增长、回款良好,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持续上升趋势,2018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295,010.52万元,较2017年增长14.34%。

  报告期内,本集团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共计人民币250,683.56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97,754.39万元,增长63.92%;其中,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47,961.23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45,307.44万元,增长44.14%。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25,047.25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97,536.39万元,增长76.49%;其中,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25,516.16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45,618.36万元,增长57.10%。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70,792.3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人民币208,979.24万元,分别较2017年下降13.33%、10.92%。非经常性损益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资产处置收益减少,经常性损益的下降主要受创新研发和业务布局的投入上升,部分参股企业亏损,利息费用增加,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报告期内列支股份支付费用,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利润减少以及报告期内对控股子公司Breas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人民币8,000万元等因素影响:

  (1)本集团当前处于研发集中投入期,多个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生物类似药及小分子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进一步提速;同时,本集团通过设立创新孵化平台等多种方式推动创新研发,复星领智、复星弘创、Novelstar等创新孵化平台陆续投入运营。报告期内,本集团研发费用共计人民币147,961.23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45,307.44万元,增长44.14%。

  (2)此外,本集团通过组建合资公司等方式引进新技术,设立的复星凯特、直观复星等联合营企业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参股投资的类研发项目及早期项目等仍有经营亏损;联营企业和睦家医院因上海浦东、广州及北京新院建设的前期投入,本年度经营亏损有所扩大。报告期内,联营企业国药产投经营业绩增长,本年度本集团分占国药产投收益为人民币151,972.43万元(剔除同一控制合并影响因素后),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6,778.04万元;由于上述等因素影响,不含国药产投的其他联合营企业分占损益为亏损人民币17,072.80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人民币7,010.71万元。

  (3)受市场利率上升及带息债务增加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本集团利息费用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35,211.72万元。

  (4)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由于奥德金销量减少,报告期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2,961.81万元(含评估增值摊销),较2017年下降39.00%。

  药品制造与研发

  报告期内,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68,134.51万元,较2017年增长41.57%;剔除新并购的Gland Pharma等企业的可比因素等影响后,报告期内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24.87%。实现分部业绩人民币178,497.65万元,较2017年下降4.05%;实现分部利润人民币175,491.04万元,较2017年下降4.51%。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分部业绩以及分部利润下降主要由于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增加、控股子公司奥鸿药业利润减少以及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等因素所致。

  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专业化经营团队建设进一步强化。 2018年,非布司他片(优立通)、匹伐他汀(邦之)、富马酸喹硫平片(启维)、抗结核系列、万古霉素、依诺肝素注射液、阿法骨化醇片(立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强舒西林)等保持高速增长。其中,非布司他片(优立通)、匹伐他汀(邦之)、富马酸喹硫平片(启维)、万古霉素销量增长分别为146%、213%、37%、80%。

  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要治疗领域核心产品销售收入情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2017年销售收入同口径已重述Gland Pharma的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其核心产品为抗感染疾病治疗领域的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卡泊芬净,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肝素系列制剂,抗肿瘤治疗领域的紫衫醇、卡铂、奥沙利铂和昂丹司琼,同时重述了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新增加核心产品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新增加核心产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启程),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新增加核心产品阿法骨化醇片(立庆),抗感染疾病治疗领域新增加核心产品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二叶佳)、注射用氟氯西林钠(卡荻)、非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阿奇霉素胶囊(鑫烨、司可尼)和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美士灵),原料药和中间体新增加核心产品盐酸左旋咪唑;

  注2: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注射用前列地尔干乳剂(优帝尔)、肝素系列制剂、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心先安)、羟苯磺酸钙胶囊(可元)、替米沙坦片(邦坦)、匹伐他汀(邦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达);

  注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富马酸喹硫平片(启维)、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启程);

  注4:血液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邦亭)、注射用腺苷钴胺(米乐卡);

  注5: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还原型谷胱甘肽系列(阿拓莫兰针、阿拓莫兰片)、非布司他片(优立通)、格列美脲片(万苏平)、动物胰岛素及其制剂、注射用重组人促红素(CHO 细胞)(怡宝)、复方芦荟胶囊(可伊)、阿法骨化醇片(立庆)、硫辛酸注射液(凡可佳);

  注6:抗感染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青蒿琥酯等抗疟系列、抗结核系列、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系列(悉畅、先锋美他醇)、注射用炎琥宁(沙多力卡)、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强舒西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嗪舒)、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哌舒西林)、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二叶必)、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二叶佳)、注射用氟氯西林钠(卡荻)、非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卡泊芬净、阿奇霉素胶囊(鑫烨、司可尼)、注射用头孢米诺钠(美士灵);

  注7:抗肿瘤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西黄胶囊(可胜)、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怡罗泽)、比卡鲁胺片(朝晖先)、紫杉醇、卡铂、奥沙利铂、昂丹司琼;

  注8:原料药和中间体核心产品包括氨基酸系列、氨甲环酸、盐酸克林霉素、盐酸左旋咪唑。

  本集团持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报告期内,本集团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25,047.25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97,536.39万元,增长76.49%,制药业务研发投入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2.0%;其中,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25,516.16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45,618.36万元,增长57.10%,占制药业务收入的6.7%。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15项,其中:小分子创新药15项、生物创新药10项、生物类似药17项、国际标准的仿制药117项、一致性评价项目54项、中药2项。2018年,本集团制药板块销售额过亿的制剂单品或系列共29个,其中:销售额过人民币 10 亿的制剂单品或系列共2 个,销售额在人民币5亿到10亿之间的制剂单品或系列为7个,销售额在人民币3亿到5亿之间的制剂单品或系列为5个。为契合自身竞争优势,本集团的研发项目持续专注于抗肿瘤、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消化系统、抗感染等治疗领域,且主要产品均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2018年,本集团重点加大对单克隆抗体生物创新药及生物类似药、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投入,系统性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有9个小分子创新药产品(包括1个改良型新药)、9个适应症于中国大陆获临床试验批准;已有13个单克隆抗体产品、1个联合治疗方案完成22项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全球范围27个临床试验许可。报告期内,Gland Pharma共计5个仿制药产品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本集团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达)、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启程)、阿法骨化醇片(立庆)等9个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预计这些在研产品及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将为本集团后续经营业绩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单克隆抗体的研发进展如下:

  ■

  注1:2019年2月2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汉利康)上市注册申请;

  注2:截至报告期末,乳腺癌适应症已于乌克兰、波兰、菲律宾开展临床III期试验;

  注3:截至报告期末,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

  注4:截至报告期末,已获批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开展临床试验,并于中国台湾地区开展I期临床试验、于中国大陆开展Ib/II期临床试验;

  注5:截至报告期末,已于中国台湾地区开展I期临床试验;

  注6:截至报告期末,已于澳大利亚开展I期临床试验。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小分子化学创新药具体研发进展如下:

  ■

  注1:即研发项目FC-110;

  注2:即研发项目FC-102;

  注3:截至报告期末,FN-1501已获批于中国大陆、美国、澳大利亚开展临床试验,并已于美国、澳大利亚开展临床I 期试验;

  注4:截至本报告日,FCN-437与Orin1001已获批于美国开展临床试验;

  注5:本产品为改良型新药。

  报告期内,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专利申请达99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申请12项、日本专利申请1项、欧洲专利申请2项、印度专利申请5项、PCT申请4项;获得专利授权35项(均为发明专利)。

  本集团注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管理,从研发至退市的产业链各环节,制定了严格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和药物警戒机制。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全面推行质量风险管理理念,注重年度质量回顾、变更管理、偏差管理、OOS调查、CAPA落实、供应商审计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本集团制药板块注重药品生产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制药业务的控股子公司均满足国家新版GMP要求。在生产线达到国内新版GMP标准要求的同时,本集团积极推进制药企业国际化,鼓励企业参与实施美国、欧盟、WHO等国际cGMP等质量体系认证。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有十余个原料药通过美国FDA、欧盟、日本厚生省和德国卫生局等国家卫生部门的GMP认证;Gland Pharma的4个制剂生产场地、3个原料药生产场地于报告期内通过美国、欧洲、巴西等药品法规审计/认证;桂林南药有1条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3条注射剂生产线、5个原料药通过WHO-PQ认证检查;重庆药友有1条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通过加拿大卫生部认证和美国FDA认证。

  在深耕精作的同时,本集团还积极参与医药行业改革试点,报告期初,总部制药业务平台--复星医药产业成为上海市首家取得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批件的企业,将推动本集团对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和药品制造业务的拓展。

  同时,本集团继续以创新和国际化为导向,大力发展战略性产品,并积极寻求行业并购与整合的机会,整合并协同本集团现有的产品线和各项资源,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业务,从而扩大本集团药品制造与研发业务的规模,实现收入与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

  医疗服务

  2018年,本集团继续强化已初步形成的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业务的战略布局。通过持续推进医疗机构的专科建设布局、内部整合及外延扩张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大健康产业链,持续提升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已初步形成沿海发达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专科和综合医院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战略布局以及省、市、区三级重点学科规划及专科医院和第三方诊断的产业布局。

  报告期内,本集团控股的医院中,禅城医院高分通过国际医院JCI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第六版JCI标准的三甲综合民营医院;新增完成二甲医院评定1家;通过等级医院建设工作,已基本形成以3家三级医院为业务、学科龙头,引领、支持4家二级医院发展的业务布局。本集团参股的医院中,淮海医疗集团旗下有1家三级医院和3家二级协同发展,国控医疗旗下1家三级医院和3家二级医院在生殖、康复等专科领域协同布局。同时,报告期内,通过对武汉济和医院的控股收购及对桐树生物的参股投资,开拓了本集团在华中地区的医疗服务市场、加速了第三方检测领域的布局;通过对禅城医院持股比例的提升及佛山禅医健康蜂巢项目的投资,进一步发挥禅城医院在华南地区的医疗优势和辐射示范作用,以其医疗资源为基础打造的健康蜂巢示范项目将协同已并购完成的恒生医院及珠海禅诚,为本集团在华南地区的医疗服务战略布局及沿海发达城市及地区的业务的拓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本集团继续积极探索并参与互联网医疗新业态,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无缝嫁接,形成O2O闭环,探索医疗服务业态和模式的创新;新建上海卓睿综合门诊,布局高端诊所和体检中心,整合大健康产业资源。此外,本集团还通过与地方政府、高校、医院等的合作,进一步储备和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控股医疗机构主要包括禅城医院、恒生医院、钟吾医院、温州老年病医院、广济医院、济民医院、珠海禅诚及武汉济和医院等。报告期内,本集团控股的医疗服务业务共计实现收入人民币256,296.75万元,较2017年增长22.72%。报告期内实现分部业绩人民币30,082.22万元,较2017年增长3.83%;实现分部利润人民币20,851.73万元,较2017年减少6.59%,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联营企业和睦家医院在上海浦东、广州及北京新院建设的前期投入导致当年经营亏损扩大,剔除和睦家医院影响后,医疗服务分部利润较2017年增长19.51%。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控股的禅城医院、恒生医院、钟吾医院、温州老年病医院、广济医院、济民医院、珠海禅诚及武汉济和医院等核定床位合计4,118张。

  报告期内,本集团继续积极支持并推动高端医疗服务领先品牌和睦家医院和诊所网络的发展和布局。2018年,和睦家医院继续保持在北京、天津、上海等核心城市高端医疗领域的品牌号召力和领先地位,上海和睦家新城医院、广州和睦家医院和海南博鳌和睦家诊所已投入运营,上海和睦家浦西新院也在开业准备中。

  在投入国内医疗服务行业的同时,本集团也密切关注对全球主流市场医疗服务领域新经营模式的探索。

  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

  2018年,本集团持续推动自身在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领域业务的发展。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63,886.91万元,较2017年增长13.22%;报告期内实现分部业绩人民币55,813.50万元,较2017年增长16.31%;实现分部利润人民币43,971.66万元,较2017年增长13.48%。

  报告期内,Sisram(复锐医疗科技)在继续加快开拓全球市场并重点关注新兴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产品尤其是医用治疗器械的开发,产品线向临床治疗领域拓展;2018年,Sisram(复锐医疗科技)实现营业收入美元15,391.90万元,较2017年增长12.44%(根据Sisram财务报表);Sisram(复锐医疗科技)1个产品通过欧盟CE认证、2个产品获得美国FDA批准。

  2018年,HPV诊断试剂和T-SPOT试剂盒的营业收入均较2017年快速增长。本集团代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于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手术量同比增长超过20%。

  医药分销和零售

  报告期内,本集团参股的国药控股继续加速行业整合,扩大医药分销及零售网络建设,积极把握医疗器械行业高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器械分销业务。2018年,国药控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445亿元、净利润人民币94亿元、归属净利润人民币58亿元,分别较2017年(上年同期数经重述后)增长11.73%、8.53%和4.67%。

  在医药分销领域,截至报告期末,分销网络已覆盖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级行政区覆盖率达到97%,县级行政区覆盖率达到98%。报告期内,国药控股医药分销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2,810亿元,较2017年增长9.29%。在医药零售领域,截至报告期末,零售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及超过229个城市,零售药房总数达到5,183家。报告期内,国药控股医药零售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48亿元,较2017年增长19.46%。在医疗器械分销领域,国药控股积极把握医疗器械行业高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器械分销业务,2018年本集团医疗器械业务销售高速增长。对中国最大医疗器械分销公司中国科学器材有限公司60%股权的收购顺利完成,进一步巩固了国药控股在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国药控股医疗器械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495亿元,较2017年增长29.99%。

  内部整合和运营提升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加大内部整合的投入,进一步强化本集团内部通融、提升运营效率。报告期内,通过内部股权整合、板块间产品与服务合作等方式,加强各板块内部及各板块间的协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本集团内部通融,推进业务发展。通过区域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区域控股子公司/单位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税务管理、财务分析、内控建设的集成化。在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通过境内外企业在产品、技术方面的合作以及人员的交流,进一步加速国际化进程、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研发能力及国际化药品注册申报能力从而推进本集团药品制造业务的产业升级及研发能力的提升;在医疗服务领域,随着对禅城医院股权比例的进一步提升,连同已并购完成的恒生医院及珠海禅诚,将为本集团在华南地区的医疗服务战略布局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拓展在沿海发达城市及地区的业务布局,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完善大健康产业链。在药品分销和零售领域,通过与国药控股的合作与联动,充分发挥国药控股的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优势,促进本集团药品销售渠道的拓展。

  在信息资源方面,秉承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在深入落实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大力推进创新和业务拓展工作。在稳态工作上,制定完成信息安全体系1.0版,并逐步推广落实至本集团各控股子公司,以安全审计为手段,提高本集团信息安全水平;推进包括基础架构、信息安全、应用系统在内的能力共享中心(MDCC)的各项规划和制度,实现本公司对各控股子公司的能力输出。在敏态创新上,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实施、宇道项目的孵化,创新大赛和年度互联网峰会的召开,在创新文化、孵化投管和创新运营上均取得长足的进步。在板块业务上,进一步推进包括制药板块的临床试验管理系统、医服板块的“星桥计划”二期、医疗技术的急诊网和LABQC在内的信息平台建设及数据集成整合工作,实现数字科技赋能战略的达成。

  在集采与战略采购方面,本集团在2018年进一步推动跨业务板块、板块内的集采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分析仪器及耗材、生产物料、生产设备、医疗设备、医疗器械、VOC治理、基建工程类等共14项集采、战略招标项目。通过集采项目与战略协议的推进,本集团发挥平台效应,实现了降本增效。对集采、战略协议的采购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收集本集团各项采购信息,全面统计、分析降本情况,为管理层优化采购策略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本年度在采招平台上线风控系统,提前规避采招过程中潜在风险,进一步净化采购环境。建立并试行数字化采购业务平台,实现采购业务的阳光、可视、可比、可追溯,通过采购效率的提升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标。

  在反腐败合规方面,本公司先后制订了《反腐败条例》、《举报管理规定》和《举报人、证人保护与奖励规定》等制度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反腐败合规体系;通过加强对举报线索的调查和重点监控腐败高风险领域,保障了本集团业务的合规运营。

  环保、健康与安全

  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推进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和安全(EHS)管理工作的建设及运营,一方面继续加快和推进医疗服务板块医院EHS管理体系标准(HOPES)体系的测量摸底及贯标落地工作,并树立HOPES的示范医院,助力医疗服务板块提升EHS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中首次提出了EHS管理体系向四分级突破的要求,以交叉审核等模式加快体系的建立及优化,同时在体系建立和推进过程中,完成本集团的EHS专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本集团的EHS管理体系累积人才基础。

  在现场EHS改善工作中,以硬件改善为根本,新建、升级和改造各类环保设施,提升企业环境污染物的治理能力,确保持续、稳定达标排放,同时减少环境排放污染物总量,报告期内,本集团多家医疗机构开建或升级了污水处理设施,新建了大气污染物治理设备,同时,在节能上引入了新的节能设备和节能技术,为碳减排作出积极努力。

  EHS文化建设方面,继续开展本集团EHS管理月宣传活动,在内强调和突出环保及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求管理层重视EHS并参与EHS工作,从人力、物力及财力上重视EHS,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到EHS工作中来,履行其环保及安全义务。同时继续推动加快EHS团队及人才培养,陆续开发出“EHS微信课堂”、“EHS专家培养”、“EHS专项培训库”等项目提升团队的EHS认知及能力水平,培养EHS专业技术人员,为EHS工作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人才储备基础。

  报告期内,本集团在绿链管理上试点了“绿链延伸审计”,共23家控股子公司/单位对其供应链端供应商进行了现场和/或文件审核,盘点出供应链端的EHS隐患,为下一步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的共同优化做了铺垫。

  融资

  报告期内,本公司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0亿元的公司债券,据此,本公司完成发行三期公司债券,募资总额人民币28亿元。此外,本公司收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印发的人民币50亿元中期票据注册通知书以及人民币5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注册通知书。同时,本集团继续加强与中资银行融资业务的合作,并强化与外资银行的业务往来,在维护中外资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授信额度进一步增加,报告期内新增中外资银行合计授信额度约人民币40亿元,为本集团强化主营业务发展、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共计获得主要合作银行授信额度超过人民币400亿元。

  社会责任

  本集团积极践行“持续创新 乐享健康”的理念,追求人才和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承担企业公民责任。本集团将创新视为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围绕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本集团持续创新,为患者和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可负担的产品与服务。本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注射用青蒿琥酯已经挽救了全球2,000多万重症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质量管理方面,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质量体系。2018年,持续推进卓越运营管理(FOPEX),正式启动FOPEXTAR星级工厂评价,持续提升企业管理与运营效率;部署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药物警戒管理,从新药研发到药品上市后,参考国际标准建立药物警戒体系,为患者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在社会公益方面,2018年本集团在支持教育、科研创新、健康扶贫、关爱儿童等方面开展公益活动,同时积极贯彻和推进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携手控股子公司在教育脱贫、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兜底保障等方面开展各类精准扶贫活动。2018年,复星医药积极参与由国家卫健委扶贫办的指导、复星基金会联合《健康报》社发起的“乡村医生健康扶贫” 项目;携手中国防痨协会、控股子公司红旗制药开展“双千行动”项目,救助贫困结核病患者;通过赞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奖教学金以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等项目,支持教育科研创新。

  2018年,在社会责任方面复星医药先后荣获金蜜蜂·社会责任报告长青奖、社会责任杰出企业等荣誉,并入选“中国ESG美好50指数”、责任云ESG100指数。

  

  2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1. 主营业务分析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主要系报告期内核心产品的收入增长、新并购企业贡献及医疗服务业务拓展所致,剔除新并购企业的可比因素等影响后,营业收入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20.43%。

  注2:主要系报告期内核心产品销售增长及新并购企业影响所致。

  注3:主要系报告期内部分产品销售模式调整,拟上市品种销售团队的筹备,新品和次新品的市场开拓及新并购企业影响所致。

  注4:主要系新并购企业及新并购企业溢价摊销影响所致;剔除新并购企业以及新设企业影响后,管理费用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12.86%。

  注5: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对生物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小分子创新药研发投入、一致性评价的集中投入,以及增加对创新孵化平台的研发投入所致。

  注6:主要系报告期内受市场利率上升及带息债务增加等因素影响所致。

  注7:主要系报告期内计提人民币8,000万元商誉减值所致。

  注8:主要系报告期内本集团开始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其中应收款项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并重分类至信用减值损失所致。

  注9:主要系报告期内收到的政府补助增加所致。

  注10:主要系报告期内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所致。

  注11:主要系报告期内处置固定资产损失所致。

  注12:主要系报告期内无须支付的款项增加所致。

  注13:主要系报告期内固定资产报废增加所致。

  注14:上年同期主要系收购Gland Pharma支付的金额。

  注15:主要系上年同期为收购Gland Pharma筹集资金所致。

  2.1.1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491,827.36万元,较2017年增长34.45%;营业收入的变化主要由于核心产品的收入增长、新并购企业贡献及医疗服务业务拓展所致。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2018年主营业务分治疗领域数据中包含Gland Pharma核心产品数据,2017年同期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中同口径已重述Gland Pharma的核心产品。

  注2: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05%,主要系匹伐他汀(邦之)、替米沙坦片(邦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力达)及依诺肝素注射液的销售增长所致。

  注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1%,主要是由于富马酸喹硫平片(启维)、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启程)的销量增长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售价的变化所致。

  注4: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56%,主要是由于非布司他片(优立通)、硫辛酸注射液(凡可佳)及阿法骨化醇片(立庆)的销售增长所致。

  注5:抗感染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92%,主要是由于抗结核系列、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系列(悉畅、先锋美他醇)、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强舒西林)、万古霉素、卡泊芬净、青蒿琥酯等抗疟系列及非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等产品销售增长所致。

  注6:抗肿瘤治疗领域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6%,主要是由于比卡鲁胺片(朝晖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怡罗泽)以及昂丹司琼的销量增长所致。

  注7:原料药和中间体核心产品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6.3%,主要是由于氨基酸系列价格调整所致。

  注8:在海外国家或地区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增长主要系2017年新并购控股子公司贡献所致,毛利率变动系并购Gland Pharma影响所致。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主要药(产)品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

  产销量情况说明

  1、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奥德金)产销量减少主要由于市场及销售模式调整所致。

  2、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针)及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系列于2018年库存量变动主要系考虑2019年1月销售计划需求量的需求。

  3、注射用炎琥宁(沙多力卡)较2017年库存量有较大的增长,主要是因为2018年下半年按国家要求延长该产品的检验周期,为保障市场需求加大了库存储备所致。

  (3). 成本分析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药品制造与研发板块的产品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系报告期内核心产品销售增长及新并购企业影响所致;

  注2: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领域核心产品的营业成本的变化,主要系Gland Pharma核心产品肝素钠及依诺肝素注射液影响所致;剔除Gland Pharma之后,同口径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92%。

  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本集团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人民币376,364.0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5.10%;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人民币262,764.17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0.55%。

  本集团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人民币99,000.5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9.28%;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人民币19,443.4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82%。

  2.1.2 费用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本集团销售费用为人民币848,753.27万元,较2017年增长46.58%。销售费用的变化主要系报告期内部分产品销售模式调整、拟上市品种销售团队的筹备、新品和次新品的市场开拓及新并购企业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本集团管理费用为人民币223,943.73万元,较2017年增长29.99%。管理费用的变化主要系主要系新并购企业及新并购企业溢价摊销影响所致;剔除新并购企业以及新设企业影响后,管理费用较2017年同口径增长12.86%。

  报告期内,本集团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47,961.23万元,较2017年增长44.14%。研发费用的变化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对生物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小分子创新药研发投入、一致性评价的集中投入,以及增加对创新孵化平台的研发投入所致。

  报告期内,本集团财务费用为人民币72,419.22万元,较2017年增长30.54%。财务费用变化的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受市场利率上升及带息债务增加等因素影响所致。

  2.1.3 研发投入

  (1). 研发投入的会计处理

  本集团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资本化,即: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能够证明其有用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开发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结合医药行业研发流程以及自身研发的特点,本集团在研发项目取得相关批文或者证书(根据国家药监局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批准的“临床试验批件”、“药品注册批件”或者法规市场国际药品管理机构的批准)之后的费用,并且评估项目成果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可变现价值高于账面价值时,方可作为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其余研发支出,则作为费用化的研发支出。

  (2). 研发投入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期制药业务的研发投入为人民币225,047.25万元,较2017年增加人民币97,536.39万元,增长76.49%,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2.0%。研发投入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加大对生物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小分子创新药研发投入、一致性评价的集中投入,以及增加对创新孵化平台的研发投入所致。

  2.1.4 现金流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2.2.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3.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2.4.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2.4.1. 控股子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

  ① 重要控股子公司经营情况及业绩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重庆药友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净利润的数据含本年同一控制合并湖南洞庭影响;

  注2:以上数据含评估增值及评估增值摊销。

  ② 其他业务板块主要子公司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禅城医院的数据含评估增值及评估增值摊销;

  注2:Sisram(复锐医疗科技)的数据系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

  

  2.4.2. 利润、投资收益对本集团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注1:国药产投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净利润的数据含本年同一控制合并中科器影响。

  2.4.3. 投资收益中占比在10%以上的股权投资项目

  2017年度、2018年度,本集团投资收益主要构成如下: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

  3 关于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3.1 行业格局和趋势

  √适用  □不适用

  2019年,中国医药医疗行业处于重要的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市场需求及支付方面,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政府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成为推动中国医药行业持续发展的三大驱动因素,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老年病、慢性病和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长,患者需求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空间,这些驱动因素将持续存在并继续推动行业以高于GDP增速的速度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国家引导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以患者可支付的高质量仿制以及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高价值创新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在国家政策方面,多种罕见病相关产业政策出台,医药审评审批政策改革不断加速与深化,口服及注射剂药物一致性评价工作加速推进,2018年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等一系列政策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本土企业的结构优化与创新转型;国家医药工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发布,对整体产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市场营销优势的医药企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具体行业环境来看,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背景依然未变。

  就挑战而言,一方面,政府对药品质量、体系标准、药企规范经营的持续关注,尤其对医药流通渠道及市场营销环境的规范和要求日益增加,将促进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的方向转变,短期对国内部分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行业整体产业层次的提高,促进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药品价格调控和药品分类管理的加速实施,医保支付体系改革及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落地推进,将对医药企业整体成本及质量管理能力带来更高挑战,同时也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整合步伐,产业集中度将以并购重组的方式迅速提高。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及国际环境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土企业的全球化拓展面临多重挑战,但长期而言,全球间信息、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跨国流动的大趋势很难改变,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化能力的企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面临良好的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机遇的同时,也符合政府产业规划的政策导向。

  就机遇而言,首先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部分优质医药企业在经历“十二五”期间创新积累后,优秀研发成果将逐步实现市场价值,将进一步激励国内医药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纵深发展。其次,从国际化角度看,医药行业整体的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不断有优质产品完成了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乃至全球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也符合国家对行业政策的整体引导方向。

  与此同时,国家对医疗服务行业进一步开放,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办医,包括: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简化社会办医的行政审核手续,进一步减少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审批限制、放宽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纳入等。本集团从2009年开始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持续加速医疗服务网络布局,并逐步打造、积累医疗服务运营管理经验。

  本公司董事会认为,本集团作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在打造产品力的同时,并率先迈开国际化步伐和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业务的医药医疗企业集团,将继续加强产业运营、投入更多资源以支持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同时,也将继续围绕存在较大未满足需求的治疗领域积极进行企业并购,稳步提升产业能力,持续扩大市场竞争力;对于医疗服务产业,在利好的政策环境下,本集团将抓住机遇,加速在该领域的拓展。

  3.2 发展战略

  √适用  □不适用

  2019年,本集团将继续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秉承“持续创新、乐享健康”的经营理念,以广阔的中国医药市场和全球主流市场仿制药的快速增长和不断发展研发创新药物为契机,坚持“4IN”(创新Innov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战略,秉承“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整合式发展”的发展模式,加大对国际化和行业内优秀企业的并购,持续优化与整合医药产业链资源,加强创新体系和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在积极推动产业国际化的落地同时,提升产品力、品牌力,强化本集团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本集团经营业绩;同时,本集团将继续积极拓展国内外融资渠道,为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3.3 经营计划

  √适用  □不适用

  2019年,医药行业的发展既存在挑战也面临机遇。本集团将努力优化产品战略,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效率;继续优化医疗服务产业的运营效率,加大优势学科建设,加强质量管理,扩大在该领域的营运规模并提升营运管理和国际化能力;同时,继续关注对国内外优秀制药研发企业、医疗器械及医学诊断企业及医疗服务领域的并购机遇,推动国药控股在医药分销及零售行业的整合。

  2019年,本集团将努力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70亿元;与此同时,本集团将努力控制成本和各项费用,成本的增长不高于收入的增长,保持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不含研发费用)率相对稳定,制药业务研发费用占制药业务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提升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和盈利能力。

  上述经营目标并不代表本集团对2019年的盈利预测和业绩承诺,能否实现取决于内外部各项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集团将不断优化运营管控,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具体策略和行动包括:

  (1)本集团制药业务将继续专注在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消化系统、抗感染和抗肿瘤等疾病治疗领域,并积极推进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营销队伍转型,持续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保持和提高各产品在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本集团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打造战略性产品线和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药研发体系,夯实制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本集团将继续把握国内进一步开放社会资本办医的市场机遇和投资机会,持续加大对医疗服务领域的投入,不断扩大医疗服务规模并创新模式。同时,积极推进医疗集团化运作模式,寻求新的医疗服务并购机会,形成珠三角大湾区、淮海经济区、长三角等区域医疗集团与医联体,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专科连锁与第三方诊疗中心多样化多层次的布局;已控股投资的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质量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加快业务发展。

  公司代码:600196                                                 公司简称:复星医药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转B449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