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观点与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券商资管业务转型应精准定位
□海通证券资管公司产品与业务创新部总监 刘赟
□海通证券资管公司产品与业务创新部总监 刘赟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演变,资产管理行业分为银行主导阶段、市场主导阶段和证券化阶段等三个阶段。相较而言,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尚处于萌芽阶段,整个金融体系仍维持银行主导型模式。各类资产管理机构之间基本属于资金来源机构、投资管理机构和通道机构的上下游关系。然而,伴随“资管新规”和一系列配套政策的落地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获批,国内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的重塑正呈现加速态势,原有的市场结构已逐步被打破,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必将寻谋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及战略布局。

  《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报告》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资管行业总规模约124.03万亿元,较上一年度有所回落,其中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以及信托公司分别下降2.5万亿元、2.0万亿元和1.9万亿元,合计下降达6.4万亿元。与此同时,以通道、刚兑、资金池等业务居多的资产管理机构受到的冲击和影响相对较大,其管理规模也面临持续下降,甚至已有部分基金子公司宣布撤销,相关人员部分被并入母公司。整体而言,在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及资管新规的实施下,未来资管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仍很大。

  当然,占据资管业务核心资源的资产管理机构或许在这场新的竞争格局中不会太差,诸如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资金端和资产端方面占优,券商资管、公募基金及保险机构的研究、投资与管理都有主动管理能力,信托公司在另类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各资产管理机构务必结合自身的优势加强战略布局,尽早抉择,抢占先机。

  作为未来大资管的重要参与力量,券商资管应当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引进并留住优秀人才。公司业务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近几年,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信托公司、券商资管、保险资管、期货资管、私募机构、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等多类别投资管理机构的出现,已加剧了人力资源的竞争。

  然而,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获批,各银行机构又积极发布社会招聘公告,抢占并引进投资研究、估值核算及运营、产品研发及管理、风险管理、审查审批、法律与合规、销售管理和信息科技等各类优秀人才。

  因此,为了建立有竞争力和持久稳定的团队,提升公司投研等综合实力,券商资管应当敢于在激励及考核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对接市场化的薪酬体系,设置合理的职级体系以及在职培训体系,通过各类团队活动等提升团队凝聚力及业务水平。同时,建立并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将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绑定在一起,提升员工的向心力,激发优秀人才的工作激情。

  其次,依托和整合券商自身资源,充分发挥其禀赋优势。通过数十年的发展,券商已经在经纪业务和财富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理财客户,在投资银行业务也沉淀了较多的优质企业客户和交易资源,而且在销售交易和证券研究业务更是位居资本市场的前列。

  因此,券商资管可以凭借销售和客户服务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机构和渠道的全覆盖,并对重点区域与渠道进行巩固优势,同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大类资产配置建议和服务,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除此之外,甚至有些大型券商还具备较强辐射和覆盖全球资本市场的国际业务能力,为高净值客户或机构客户提供海外资产配置服务。

  根据目前的相关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虽可以直接投资于股票,但是因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尚在建立之中,故银行理财子公司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可能仍需较长准备时间。在此期间,券商资管可以依靠自身投研实力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合作机构,为其提供多样化的策略选择及强大的投研能力。因此,委外业务对券商资管而言仍然具有相当的空间和机会。

  最后,申请获批公募业务管理资格,弥补现有业务形态的短板。根据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可发行公募和私募两种产品,与“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的产品体系一致,即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同于拥有公募和基金子公司两块业务牌照。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陆续开业和运营,这不仅对券商资管有较大影响,而且与银行资管业务及客群重合度较高的公募基金也将因此受到较大冲击。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规避业务短板,券商资管尤其是大型券商资管均纷纷申请公募业务管理资格。截至2018年底,取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或券商资管子公司已达13家。公募业务管理资格的获批,有利于券商或券商资管子公司建立公私募资管产品线,积极创设ETF等被动管理类产品,丰富和完善资管产品体系,逐步培育和形成涵盖权益类投资、固收类投资、量化投资、跨境投资及其他另类投资等多类公私募资管产品,满足投资者的财富管理需求,并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结合国际资管行业的经验,笔者认为,未来能够长期生存的资管机构可能大致为三类:一是具有规模效应且能够降低管理成本的资管机构。例如国外的贝莱德基金,其2018年底管理的ETF产品规模达1.35万亿美元,正是由于被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效应具极低的管理费率,使之能够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投资回报,因此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新增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具有显著渠道优势的资管机构。如美国管理规模前二十位的资管机构中有三分之一为银行系,国内基金公司规模前十家中有近四成为银行系子公司,渠道优势能为资管机构提供先天禀赋。

  三是拥有较强主动管理能力并为投资者持续创造超过市场指数投资收益的资管机构,但是这类机构的管理规模难有持续大幅增长。因此,在大资管时代和竞争日益加剧的宏观环境下,券商资管应当尽早决断,结合自身特点找准未来的发展定位,积极谋划业务发展之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