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身界奈飞”Peloton筹备IPO
估值或超80亿美元
□本报记者 薛瑾

  □本报记者 薛瑾 

  

  2019年美股市场IPO队列有望迎来一位来自健身领域的“新成员”。据媒体报道,靠智能动感单车起家的健身服务企业Peloton正在与华尔街投行接触准备首次公开募股(IPO)事宜,届时估值或超80亿美元,成为全球家用健身领域估值最高的公司。

  该公司“硬件+内容”合二为一的商业模式,受到不少风投机构的认可,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数轮融资,融资总额已近10亿美元。资本的不断注入为其产品研发和内容制作提供了动力。近年来该公司已成为潜力巨大的健身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并可能对现有的市场格局产生搅动。

  主打“奈飞模式”

  Peloton近日已就IPO事宜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进行了接触,但具体上市时间和融资金融还未确定。有市场人士猜测,其正式上市时间大概率会在今年下半年;届时其估值有望超80亿美元,成为全球家用健身领域估值最高的公司。有观点称,该公司的上市将成为传统设备被技术赋能的一个成功案例,并给健身市场带来一轮新热潮。

  创建于2012年的Peloton以智能动感单车起家,如今核心产品服务类别已扩展至跑步机及瑜伽、冥想等领域。Peloton不仅生产健身硬件设备及配套的平板电脑和软件,还自行制作视频流媒体内容供用户订阅,还建立了自己的零售体验店网络,实现了产品服务生产交付的“垂直一体化”。

  Peloton官网显示,其动感单车单价近2000美元,跑步机单价近4000美元,视频内容订阅费用则为每月39美元,相较于市场平均水平并不便宜,但近年来却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截至今年2月,Peloton已经售出超40万台动感单车,2018年其推出新产品智能跑步机,也备受消费者好评。

  分析人士表示,高质量订阅内容是其出奇制胜的关键,提高了用户留存率、互动性和趣味性,降低了用户“运动惰性”的产生,也让其与传统家用健身产品区别开来。Peloton总裁威廉姆·林奇表示,其用户每个月的平均健身次数为11次,比去年同期提高近三成,靠的就是优质内容的持续输出。他表示,此前公司有志于成为“健身界奈飞”,今后也将和奈飞一样,保持对内容制作的大手笔投入。

  作为初创公司,Peloton的营收增长也较为可观。据Peloton官方透露,将于2月底结束的本财年内,公司营收有望突破7亿美元,而此前的三个财年中,其营收数据分别为6000万美元、1.7亿美元、3.7亿美元。

  融资数据显示,Peloton获得的最新的两轮投资,分别为2017年5月由美国富达投资等机构领投的3.25亿美元E轮融资,以及2018年8月由TVC领投的5.5亿美元F轮融资。在完成F轮融资后,Peloton的估值已达到41.5亿美元,Peloton创始人约翰·弗雷称,TVC在奈飞、Spotify投资等方面的经验,将帮助Peloton成为颇具特色的全球消费品和媒体公司。

  健身行业迎变革

  市场分析机构IBISWorld称,截至2019年,Peloton在美国健身器械市场上的份额已经跃升至7.3%,而2014年其份额几乎为零;Peloton的商业模式代表了行业前进的方向,也影响了其竞争者,跑步机品牌NordicTrack、动感单车品牌Flywheel等纷纷效仿其模式,均推出了健身教程的视频流媒体订阅服务。

  有分析称,Peloton有着较高的用户活跃度,和平台上的优质教练不无关系,美国健身群体对“明星教练”有着极大热情,通过互联网设备将健身教练的影响力连接到家用场景,帮助家用场景健身渐成潮流。财经媒体Business Insider称,家用场景健身已成为2018年美国健身行业最大的趋势之一。近年来,智能家用健身设备品牌也趋于多元化,“科技”已让健身更加便捷,包括互动型家庭健身装置Mirror、Tonal以及室内划船机Hydro和CityRow等。

  市场研究机构Zion数据显示,全球健身设备市场增长迅速,到2021年料将达到125亿美元。有观点认为,家用场景健身设备将成为此市场的增长主力,或对健身房场景相关设备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

  Peloton的直接竞争者之一、主打健身房动感单车的SoulCycle曾在2015年计划上市,但最终撤回了IPO申请并暂停了上市进程,该公司高层近期表示公司暂无重启IPO的计划。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Peloton付费用户规模已经反超SoulCycle。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