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2月23日 星期六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步货币政策大讨论 央行举行专家座谈会
稳健取向不变 从实际出发灵活操作 强化财政货币政策配合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多位专家2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表示,当前金融数据出现一定程度改善,但谈不上“大水漫灌”。目前,经济保持适度平稳运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不同阶段根据不同要求要有一些倾向性,要根据实体经济变化调节货币的“水龙头”。同时,票据融资从历史看会先于中长期贷款回升,但仍要警惕过快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个别指标不宜过度解读

  近期金融数据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发生一些积极变化。但是,有些数据,比如信贷量较大也引发一些讨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这些变化只说明金融数据出现一定程度改善,根本谈不上“大水漫灌”。当前信贷增速在表外融资增速极其缓慢的情况下出现好转,但幅度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信贷增速适当快一些,完全符合逆周期调节政策要求。

  从总量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强调,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增长率保持基本稳定,没有搞“大水漫灌”。稳健是货币政策工作原则指导思想,主要是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关键是要松紧适度,要把握好度。“度”要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要求匹配,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具体看,就是要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当然,为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上行期,为防止经济过热或膨胀,货币和社融规模增速或比名义GDP增速略低一些;下行期为对抗紧缩,会高一些。这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当前货币政策没有放松,杠杆率已开始企稳,补充流动性是稳杠杆重要举措之一。央行并非放松货币政策,而是为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稳定重要性愈加凸显。尤其是去年部分企业所反映的融资难和贵与过去的原因不同,今年融资安排基本是流动性补充,将杠杆稳住,避免更大金融风险出现。从shibor利率看,货币政策并未放松。

  “不搞‘大水漫灌’的含义并非是放水与不放的问题,而是要不要走老路的问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当前强调的是不走老路,坚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下实现“六稳”。从短期看,仍要需求管理,需求管理也是“六稳”的需要。不能简单拿货币供应量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尤其是一些月度指标过度解读。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市场角度看,“大放水”边界是宏观杠杆率是否出现趋势性上升,为此不必设定一个绝对值,可给定一个区间。不必讳言“放松”,但是要把它与“大放水”有所区别。

  从实际情况出发操作货币政策

  “货币总量一定程度上不完全是货币供应闸门能管住的,还涉及到货币乘数、货币周转速度等,这些恰恰与实体经济有关。”刘尚希表示,只谈货币总量,不谈货币状态,很难判断货币需求情况。货币状态类似于水的三种形态。比如,在经济较冷时,货币状态立刻发生变化,原有的流动性或突然消失。经济很热情况下,没“放水”,货币也会增多。

  刘尚希表示,在不同条件下,货币总量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实体经济变化调节货币“水龙头”。货币状态由实体经济决定,要根据实体经济决定“水龙头”是拧大还是拧小,不能说拧大一点就是“大水漫灌”,这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操作货币政策。

  也有专家表示,从各方面看,金融市场目前在适度且平稳运行。(下转A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