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公司/产权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28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运达科技:重点布局轨交三大领域
智慧培训将成新增长点
□本报记者 郭新志

  □本报记者 郭新志 

  

  运达科技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王海峰近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铁路投资有望再加速,轨交装备需求趋势向上,公司未来将围绕轨道交通智慧培训、智能运维、专业集成三大领域布局,2019年公司业绩有望得到较大改善。

  轨交装备需求趋势向上

  中国证券报:日前召开的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铁路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投产新线达到6800公里,较2018年4000公里的目标增长70%,较2018年实际投产新线里程4683公里增长45%,为2016年以来新高。公司对于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未来走向有何判断?

  王海峰:在铁路机车车辆投资增长和基建潮加速推进的双重刺激下,2018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将重返8000亿元以上,远超中国铁路总公司年初7320亿元的投资安排。

  作为“稳投资”的主角之一,铁路建设增长势头良好。2018年四季度以来,多个铁路建设项目密集获批,涉及固定资产投资近千亿元。业内普遍认为,目前国家铁路项目正处于大面积开工阶段,未来将保持较高水平增长,轨交装备需求趋势向上。因此,公司的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公司产业布局扩大后,公司未来业绩将持续改善。

  中国证券报:统计数据显示,运达科技业绩近年出现了下滑,请问,运达科技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王海峰:2015年至2017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39亿元和1.19亿元。公司主要客户为中国铁路总公司、各大铁路局及其下属机务段和指挥部等单位或机构。2017年,铁路系统启动机构改革,导致公司部分招投标业务取消或延迟,对公司的机车车辆车载检测与控制设备类产品销售量影响较大,直接影响2017年全年业绩以及2018年业绩。以2017年为例,机车车辆车载监测与控制设备及机车车辆整备与检修作业控制系统当期营业收入合计为3.18亿元,同比减少26.59%。此外,由于公司部分项目周期较长,报告期尚未完工,受会计处理要求延迟确认收入。

  2018年1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已批准了各铁路局集团公司内设机构改革优化方案。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上述不利因素将逐渐消除,公司业绩也将回归到正常状态。

  重点布局三大领域

  中国证券报:自2015年以来,公司对自身角色的描述由“轨道交通机务运用安全系统供应商”升级为“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请问这一转变的背景是什么?未来公司的发展定位是什么?请详述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

  王海峰:近几年,公司业务板块在既有的轨道交通机务业务上,新增了牵引供电业务和智能物流设施业务,基于三大板块业务的内部整合,结合智能建造、智能装备和智能运营的行业趋势,公司提出了成为“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的更高目标。

  由于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职司机以及重要岗位技能人员的培训、资格认证和年度鉴定是未来长期存在的刚需,市场规模超过6亿元;全路职工培训基地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后期还有约7亿元的市场存量。复兴号等新机型的普及、城际新线的建设、新建动车所、客整所等也将带来大量新增的市场需求。160公里集中动力动车组的大面积配属,在2019年下半年将开启走行部、CMD等车载产品新一轮的投资。预计未来三年客整所地面设备市场容量在8亿元以上,新建动车所带来的新增市场规模约为70亿元。

  基于上述市场前景,未来运达科技将重点布局三大领域:

  一是智慧培训。公司将立足优势产品——仿真培训设备,提供与现场一致的实作仿真环境,通过“线上线下+进阶式实作技能教学”平台,以碎片化、移动化教学方式解决工学矛盾,牵引学员自主学习,构建胜任力模型。

  二是智能运维。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复杂环境,运用物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一套具有列车状态感知与跟踪、故障诊断预警、剩余寿命预测、运维智能决策等能力的智慧系统,保障列车安全可靠、提效节能,实现列车运维精准管理。

  三是专业集成。整合动车段/所智能化地面设备以及整备、检修、设备管理等信息化系统,打造智能车辆段、智能客整所以及智能动车段。信息系统采用创新的“三码合一”编码管理体系及集中统一的主数据管理平台设计,实现上层系统与底层自动化设备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业务管理系统调度指挥底层自动化设备系统执行作业,底层设备的作业实际数据及诊断分析数据可传输至上层业务管理系统。

  除此之外,运达科技未来还将为客户提供的高质量的机车车载防护产品(6A系统)、中国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系统)维保服务。

  中国证券报:2015年至2017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463.50万元、5149.93万元和4928.11万元。公司目前的研发管理方式?未来的研发重点方向是什么?

  王海峰:公司目前的研发管理方式是IPD(集成产品开发)研发管理方式,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核心思想概括为以客户为导向,通过市场驱动来开发产品,把产品开发当成一种投资来管理。在IPD中有两类跨部门团队,一个是集成产品管理团队(IPMT),属于高层管理决策层;另一个是产品开发团队(PDT),属于项目执行层。IPD能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减少产品开发投资的失败;从而减少浪费,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增加收入,给客户提供满意的价廉物美的产品。

  未来研发重点方向在智慧培训解决方案、智能运维解决方案、专业集成解决方案、信息化解决方案以及运维服务。

  围绕新战略进行产业链并购

  中国证券报:近日,公司拟作价3.34亿元现金收购控股股东旗下汇友电气100%股权。公司为何收购汇友电气?

  王海峰:公司收购汇友电气主要是拓展业务领域,完成公司产业布局。

  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设备领域由于其系统的庞大性及复杂性,以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高标准要求,所涉及的与运营安全相关的设备产品均需通过国家专业检测机构的型式试验,取得合格的检测报告,经过现场试运行的严格验证,方可投入使用,这就形成了牵引供电设备领域产品准入门槛高,尤其是高铁市场准入门槛更高的特点。汇友电气长期致力于铁路电气设备系统的研发、制造,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在牵引供电设备系统方面形成了其核心技术体系与市场口碑,在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设备领域拥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公司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快速进入牵引供电设备业务领域,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有利于完成公司产业布局。

  不仅如此,公司2017年收购大股东控制的湖南恒信电气有限公司也是为完成公司的产业布局。

  中国证券报:近年来,公司的并购和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公司在对外扩张中遵循什么样的并购策略? 

  王海峰:公司并购是围绕公司战略进行产业链并购,公司已实施的并购是结合资本市场情况以及业务发展、标的情况开展的。对于细分行业以外的并购标的,通常采用由大股东先收购,进行规范治理并确定收购该标的风险可控,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减少上市公司对外并购的风险。对于细分行业内的并购标的,由于上市公司在行业中多年深耕,对行业中各业务有深入了解,收购细分行业内的并购标的的业务、经营风险有精准的把握,该类标的则由上市公司直接收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