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J10版:专业视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报告》节选
四个维度构建新时代私银业务
发挥财富管理市场主体作用
□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总经理 刘敏
□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总经理 刘敏

  积极发挥财富管理市场的主体作用

  2017年,中国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士金融资产规模达到63万亿,占中国居民资产总额的44%。未来,私人银行将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未来,预期收益型产品持续压降,净值化将成为理财产品常态。其中,无风险及低风险资产收益逐步下行,风险资产信用利差走阔,不同风险主体的融资成本进一步分化。

  市场将从“资产驱动”走向“资金驱动”,竞争焦点在于通过产品遴选为客户创造价值。

  私人银行作为高端客户和大额资金的服务平台,在投资管理、组合配置、客户服务等方面具备良好转型基础,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居民财富构成悄然变化,金融资产比例提升,不动产比例下降。未来,随着金融市场打破刚兑,高净值客户通过组合配置分散风险的需求将更加强烈,对保障型资产关注度提升。

  调查显示,96.8%的亚洲高净值客户希望获取专业机构的投资建议(凯捷咨询《Asia-Pacific Wealth Report 2017》),私人银行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销售服务模式”转向“顾问式服务”

  当前中国大多数私人银行实则仍为“升级版理财业务”,通过产品价格战来吸引客户、抢占规模,导致品牌不突出,差异不明显,客户服务关系停留于产品销售关系,客户服务内容局限于产品价格比拼,偏离了私人银行管家式服务本源。新的市场格局下,私人银行迎来转型发展契机。

  以产品销售为主的服务模式,归根到底仍然是“卖方服务”,未来,资产配置能力成为高净值客户选择财富管理机构的首要考量。

  同时,资管新规下销售适用性要求加强,机构要避免过度依赖销售佣金的倾向。这一变化将为私人银行向 “买方服务”转型创造契机。

  从金融投资来讲,从固定收益资产向直接融资体系的二级市场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冲基金等产品类型延伸。

  从更大的视角来看,随着客户企业发展壮大,私人银行服务领域将向资本市场运作、市值管理、基石投资、杠杆融资并购、债券发行、风险投资等方面扩展。

  随着我国财富市场迎来跨代传承,加之资管新规要求期限匹配,私人银行应当着眼长远,引入家族信托及大额保险等业务架构,构建配置组合,覆盖短期流动性、中期投资性及长期保障性需求,实现家族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发展目标。

  四维度构建快速健康发展的私人银行业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为构建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私人银行业,需要监管、市场和行业自身的多方努力和推动。

  私人银行服务范围已超越“高端理财”范畴,涵盖个人、公司、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跨领域的服务内容。尽管目前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属于银保监会监管,但其业务范围多元,涉及资产管理、资本市场运作、跨境投资等领域。建议参考新加坡、瑞士等海外私人银行监管体系,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制定相对独立的监管政策,明确私人银行设立准入条件、业务范畴、人员资质、反洗钱及风险合规等要求,规范业务开展。

  业务范畴方面,建议清晰界定以下服务内容:1、资产管理服务;2、投资顾问、资产配置、全权委托等投资顾问类服务;3、投融对接、平台撮合、资本市场等综合顾问类服务;4、传承规划、慈善事业等家族财富顾问类服务。

  一是境内尚无真正意义、有助于资金长期配置的REITS产品,建议加快该类产品创新,满足高净值客户长期配置需求。二是加快资产配置类FOF产品创新,开展跨领域投资管理,满足私人银行客户多元配置需求。三是参考海外经验,设定准入门槛,允许私人银行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参与境内银行间债市投资,丰富投资种类。

  资产配置方面,产品遴选与组合管理是核心能力,建议搭建开放式产品平台,面向全市场开展产品遴选。综合配置方面,要提升私人银行资源调动能力。

  今年以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及系列文件相继出台,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的差异化定位将更加清晰,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