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期货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05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操仍有障碍 期待外汇期货上市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尽管企业管理汇率风险的意识正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汇率衍生品在中国的发展仍不成熟,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

  “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在于对汇率判断的准确性不足,大部分企业对外汇套保的认识也不足,因此人民币汇率市场容易出现羊群效应。另一方面,外汇市场人才缺乏,做过外汇风险管理的人才更是缺乏,这些都对我们实际操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罗平告诉记者。

  刘文财进一步指出,目前企业主要在银行进行汇率风险管理,银行在实需原则下提供了远期、掉期、期权等避险工具。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为了便利企业避险,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引进差额交割等便利措施。

  “但从企业的避险过程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价格不透明,企业难以比价,更多是被动接受;二是交易过程比较落后,不便捷,企业与银行的交易,主要是进行电话询价交易;三是成本较高,由于期权等产品缺乏投机者参与,流动性较差,导致期权的成本较高,企业缺乏兴趣;四是企业人才缺乏,中小型企业普遍缺乏衍生品交易方面的人才,难以完成企业避险计划的实施。”刘文财表示。

  企业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汇率风险管理?刘文财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经营管理层要树立汇率中性的经营理念,企业经营不能暴露在很大的汇率头寸下,不避险才是投机;二是要建立套保避险的操作流程与控制系统,严格区分避险与投机,避免以避险为目的的交易,最后变成了投机交易;三是要了解衍生工具,使用简单的衍生工具,避免使用复杂的衍生工具。

  市场人士称,随着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提升,当前国内汇率衍生品市场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应尽快推出场内交易的外汇期货与期权品种,尽快完善汇率风险管理的制度性建设。

  刘文财表示,“除了场外远期、掉期、期权产品外,还应提供交易所交易的外汇期货与期权品种,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透明、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汇率避险工具体系,真正体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我们热切期盼人民币期货的上市,这将显著降低我们公司的套保成本。”罗平对记者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