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1版:2018天府金融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方力量汇聚蓉城 建言献策治蜀兴川
□本报记者 陈莹莹

  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崛起

  金融科技助力实体企业发展

  四川省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表示,四川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良好营商环境。一是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打造金融产业集聚区、中西部区域资本市场高地、中西部金融结算高地。二是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四川科教资源优势,突出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平台“三个重点”,提升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三个能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三是积极促进科技金融与创新驱动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科技金融创新示范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示范区,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集聚和用好战略科技创新资源,为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强化金融支撑。四是努力营造良好金融环境,推动出台《四川省地方金融条例》,制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专项措施,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全面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蚂蚁金服集团副总裁彭翼捷表示,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集团高度重视四川,将四川定位为集团战略投资布局的核心省份和西南中心,自2006年入驻以来,已累计在川投资超60亿元,先后落户14家子公司和14家分公司,员工超过2000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杨涛认为,未来地方金融发展要适应整个金融发展的大趋势,高度重视技术的影响。在重视过程中,更加关注如何为地方金融科技发展创造基本要素和条件,包括人才、技术、数据、场景、生态、政策和空间布局。“未来一个地方的金融发展,可能面临的都是这种新技术环境下的开放状态,不再是一个行政区域内狭义的思考,而是有一个多元布局以及产业链的不断交叉,每一个地方有自己合理的定位。”杨涛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看来,金融市场是一个需要积累的指标维度,东部城市在经济和金融发展过程中聚集很多企业、金融机构,必定会反映在金融市场规模上。西部落后地区的追赶需要从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突破,并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努力缩小与一线城市之间的距离。从业环境是金融中心建设重要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既要通过环境吸引人才和企业,又要做到在人才和企业聚集之后,环境不会有大幅下降,这需要一个完善的发展规划。

  金融科技助力实体企业发展

  新华通讯社原副社长路建平表示,今年论坛主题抓住了各方关注的重点:国际经济形势如何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国内经济发展如何向好的方向变化、如何向高质量转变。三个大的转变要求我们抓住经济发展中的核心要义,从科技和金融融合发展等多个方面寻找破题之策。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就科技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五点看法:一是有效且充分地促进金融领域中的竞争;二是对民营经济提供有效支持;三是通过供应链金融提升生产和流通效率,可降低相关企业融资成本,因此,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潜力很大;四是促进创新和转型升级;五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长期融资的机制需要创新。

  论坛期间,四川省首度发布《四川省科技金融发展规划(2018—2020年)》(下称《规划》)。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刘东表示,《规划》明确提出六大任务:一是做好科技金融政策顶层设计,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增加科技金融财政投入,优化财政资金运作方式;三是拓宽科技金融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规模比例;四是加强科技金融间接融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五是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六是推动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拓展军民融合特色领域。

  《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金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科技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形成功能完善、特色突出、保障有力、运作规范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实现科技与金融深层次发展,走出四川特色的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指出,近年来,四川金融业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利用科技手段大力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政策,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周晓强认为,如何向小微企业提供充分有效的融资服务是世界范围共性难题。经济转型背景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有很大提升空间。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壮大的过程中,可以培育出很多有发展潜质有成长价值的企业,促进优质客户的孵化和稳固,实现互利共生、合作共赢。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需要创新手段和方法,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

  厦门国际金融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IMI联席理事长曹彤表示:“小微企业融资有两个核心点,金融的本质问题就是基于风险的套利,风险和套利密不可分。所谓套利就是不同主体在经营金融活动,假如是由某一类机构经营就不涉及套利,怎样能够让更多主体参与。比如,3%或5%的风险度在银行看来很高,但在一些社会主体看来是能接受的,因此多元参加的问题会涉及到主体安排,需要我们进行思考。”

  保险业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保险业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茁壮成长,保险机构数量从1979年行业恢复之初的1家增加到2017年底的228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保险市场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27日在保险服务创新峰会暨首届中国保险业金燕奖颁奖典礼上表示,保险服务已渗透到生命财产风险保障、养老医疗风险保障、灾害事故风险保障等多个经济社会领域,成为填补社会保障缺口、服务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成为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应对灾害事故风险的重要机制,成为支持投资、保障出口、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纵观40年来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每一个进步、每一次跨越都与思想认识提升密切相关,都与改革创新密不可分,都与对外开放政策息息相关。”周延礼表示。

  中国财富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葛玮表示,40年来,中国保险业服务的经济社会领域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推出保险行业“金燕奖”,目的是激励保险业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保障民生,惠泽社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葛玮认为,对于保险行业也是如此,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产品服务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有着巨大落差。随着全社会防范风险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生命健康、财产保障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3-4亿人口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对保险产品的结构、保险服务的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何紧紧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通过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消费者风险保障需求,完善产品设计,开拓保险市场,提高服务能力,维护消费者权益,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是需要认真思考、持续探索的大课题。

  在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丁当看来,未来20年,人身险行业将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服务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保险业未来长期发展方向。面对时代和行业给出的历史使命,保险机构要把握黄金20年的历史机遇,坚定信心和信念、积极创新、拥抱新科技、主动谋求转型,以创新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经纶认为,推动保险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四大趋势:一是数据资产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二是保险行业智能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三是保险行业客户体验将进一步改善;四是生态模式将进一步加强。他称,“当前新兴科技快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与生态,保险科技已成为今后保险行业全面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车亮 摄)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古人的诗句,正是四川如今人才济济、拼搏奋进的最佳写照。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中西部区域资本市场高地、中西部金融结算高地等战略的落实正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10月25日至27日,深秋的成都高朋满座、熠熠生辉,来自金融、科技等各行业的菁英齐聚“2018天府金融论坛”。为期三天的会议,勇于开拓、海纳百川的四川人民与中外嘉宾一道,热议科技金融与创新驱动,为治蜀兴川建言献策、积聚力量。

  □本报记者 陈莹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