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资金齐出 缓和市场情绪

  (上接A01版)进一步舒缓部分优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压力。

  “民营企业更要防止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春天不远,不能因现金流问题倒在冬天。”一家上市公司董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政策资金入场对企业意义重大。

  在各路专项资金入场前,部分国资已先行出动。今年以来,已有多地国资入主上市公司。

  “我们对国资持欢迎态度。”一家已和国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上市公司证券事务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需要有人雪中送炭渡过难关。”

  当下国资入主和此前市场上普遍的“买壳”操作不同,标的公司持续经营成为核心考量目标。前述铁汉生态工作人员表示,从目前谈判看,在国资入主后不会直接干预具体经营。可能的方案就是设置业绩考核目标,企业只要业绩达到目标,管理层可有较大自由度。

  市场情绪趋缓

  密集措施将逐步缓解此前市场一直紧绷的情绪。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调控精准针对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问题,可缓解市场紧张情绪,有利于为市场价值自我修正提供时间。

  从市场表现的内在逻辑上看,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缓释对不同板块影响各异。王君认为,创业板的一些公司因此前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较大,再加上三季报中计算机软件等板块业绩稳健等因素影响,因此,超跌反弹成为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核心驱动力量。

  市场人士认为,近期政策利好频发使“政策底”进一步夯实,A股市场短期有望迎来超跌反弹时间窗口,风险偏好修复可期。从中期看,A股仍处于筑底阶段,市场反弹空间和持续性需视重要政策持续兑现而定。

  沈萌说:“市场需实际努力才会发生变化。如果缺乏长期的配套改革开放措施,那么这轮涨势有可能过早结束。”

  沈萌表示,除为释放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采取临时性措施争取时间外,还需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上市公司进行根本性业务发展,“政策措施是短期利好、上市公司经营状况改善是长期利好。所以,有效减轻上市公司经营负担、解决上市公司经营困难,是A股健康发展基础性工作。”

  陈欣认为,当前市场仍以反弹为主,长期趋势扭转尚待确认。政策上仍然有较大操作空间,比如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部门杠杆,减少民营企业融资难度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