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本市场将积极发挥枢纽功能

  (上接A01版)要深入研究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弘毅远方基金总经理郭文认为,本次会议提出了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和纲领,厘清了资本市场上对发展方向的一些混乱认识,消除市场不确定性。整体来看,资本市场是进行预期管理及进行下一阶段去杠杆工作重要枢纽,当前选择加快推出资本市场市场化改革举措时机非常合适,中国股市具备长牛环境。

  “资本市场一边连接着投资者和社会资金,一边连接着实体经济和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是否稳定,关键是经济主体在受到冲击后预期如何变化。”潘向东表示,资本市场在稳经济和稳金融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与成熟经济体相比,我国资本市场散户较多,波动剧烈,融资功能突出,但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效率略显不足,投资风险管理有待提高。

  具体来看,对于完善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和有利于长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潘向东认为,一是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来加强市场主体自我约束,逐步推出上市公司注册制和退市制度;二是在资源配置方面,强调国企和民营企业的同等地位,通过鼓励地方政府和私募基金,化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三是通过修订《公司法》《证券法》等,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法律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四是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吸引海外长线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

  从微观角度缓解融资难题

  “此次会议提出通过完善商业银行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等方式,从微观角度缓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潘向东表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较弱,主要由于银行风险偏好下降,惜贷现象严重。一方面,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由于缺乏抵押品、存活期短、财务制度不规范、生产经营信息不透明,风险比较大;另一方面,经济下行,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增强。缓解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具体来看,一是通过修改银行考核体系等方式引导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信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二是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直接融资,利用直接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散、价值发现、改善资源配置等功能,补充银行信贷不足。

  在信贷方面,会议提出,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曾刚认为,此前银行因为较为关注短期收益,风险偏好较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明显自保倾向,影响企业资金运行,进而产生风险。因此,银行应建立起与企业长期发展的理念,适度放松对短期收益或风险的关注,但由此或出现短期内不良上升。从监管角度讲,需对银行风险容忍度适度放松,应根据实体经济变化情况,适度调整风险容忍度水平。比如,可以考虑在某一周期内要求银行不良水平保持稳定,而不是每个时点都要求银行一定要在某个水平之下。

  此外,从防控风险角度看,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未来从两方面增强风险防控:一是建立针对民营企业特征的风险防控体系。二是加快推进金融科技、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在民营企业风险管控方面的应用,根据不同风险程度的民营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授信政策和贷后管理方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