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海外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28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需警惕美元汇率大幅波动
□Vanguard集团中国区总裁 林晓东

  □Vanguard集团中国区总裁 林晓东 

  

  在过去的四年里,美元大幅升值。我们看到,自2014年7月以来,一些主要发达市场货币兑美元汇率飙升了20%以上。在2017年短暂波动之后,美元恢复快速升值,今年前五个月上涨幅度超过5%,投资者和经济学家由此开始担忧美元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的消极影响。

  回顾一下美元的历史表现可以发现,自1973年以来,除了三轮持续多年的“超级周期”外,美元价值波动与其他主要货币相比仍保持在相对狭窄的区间。

  第一个超级周期在1979年至1987年间,美元第一次大幅震荡与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时任美联储主席,并在1981年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20%以全力控制通胀密切相关。第二个超级周期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持续到2004年,当时新鲜出炉的互联网公司盈利前景一片大好,全球资本受此吸引大量涌入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随着美国发达的科技在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流入美国的资本有所减少,市场和美元价值回归到更加正常的水平。我们现在正处在第三轮美元超级周期中。这一周期大约始于2014年7月,以美联储率领其他主要央行结束一段时期以来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为标志。

  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这样的超级周期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尤其是新兴市场)带来冲击——1982年拉丁美洲债务危机、1997年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货币危机以及自2014年以来我们看到的多次(包括巴西、南非、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国家)小型新兴市场危机的爆发都恰逢美元峰值。

  然而,虽然美元与这些危机的出现息息相关,但几乎在所有案例中,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都是这些国家宏观经济基本面存在不稳定性,这是由美元债务推动经济增长引发的,有时央行将本国货币与美元挂钩还会进一步加剧这种不稳定性有关。虽然新兴市场的繁荣在此之后可能会迅速消退,但将责任全部归咎于美元则失之偏颇。

  这些“超级周期”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经济基本面会推动货币走势。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美元走强会导致美国经济疲软,但与此同时,美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而言)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以及美联储基于良好经济基本面而实施的政策一直是推动美元升值的主要动力。按照历史规律,美元的“超级周期”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结束。

  从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到更广泛的全球非美国股票(对冲或未对冲),再到大宗商品,美元走势对资本市场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和风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