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期货/债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9月12日 星期三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记者观察
通胀预期走在了数据前面
□本报记者 张勤峰

  □本报记者 张勤峰 

  

  近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致使CPI出现一定的反弹,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加深。从较长时间看,需求是影响价格的核心因素,货币低增、需求不强的大环境决定了高通胀、持续通胀的格局难现,年内通胀压力可控,但未来一段时期CPI的确有一定上行风险。机构提示,相对于通胀水平本身,通胀预期的过快抬升可能更值得警惕。

  8月以来,债券投资者对通胀的担忧加深,诱因在于又一轮宽货币启动与多种工业品涨价、非洲猪瘟疫情、寿光水灾、房租上涨、夏粮减产、出境游涨价等多种因素叠加。尤其是,牲畜疫情与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性因素,以及一二线城市房租上涨等现象,具有较强的舆论效应,刺激了市场的神经。

  从数据上看,7月和8月CPI数据的确比市场普遍预期要高。7月份CPI同比增长2.1%,时隔4个月后重返“2”时代;8月份CPI同比增幅进一步升至2.3%,高于2.2%的预期值。在油价影响稍许减弱后,食品涨价成为8月份CPI上行的关键推手,印证了疫情与灾害对短期物价走势的冲击。

  8月份物价数据公布后,债券投资者坐不住了,上周一直在原地打转的长期利率债进入本周后踉跄下跌。前些天一直“盯住”4.21%的10年期国开债,在11日已经成交到了4.26%以上。市场对通胀的担忧显然更深了。

  从传统的分析逻辑来看,需求是决定价格的核心因素,在当前信用扩张放缓、经济需求不强的背景下,全面通胀、高通胀、持续通胀的格局难现,市场不应该担心长期通胀。而且致使近期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中,偶然因素占比较重,核心通胀尚维持稳定。不少研究机构认为,年内通胀压力是可控的,不会对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势构成明显制约。

  但也应该看到,未来一两个季度,物价的确存在一定的上升压力。

  机构指出,如同去年部分工业品大幅涨价的逻辑一样,目前通胀的扰动因素并不来自需求端,而是供给端。2017年以来的情况表明,供给收缩对PPI的推升作用更为明显,对CPI的影响则较为温和,通胀持续呈现出结构性的特征。不过,最近在一些消费品领域,也开始出现供给冲击,不光是蔬菜、猪肉、鸡蛋、衣着,还是房租,或多或少都与短期供给短缺有关。

  往后看,中秋节“错位”、旅游需求及猪瘟疫情等因素,对短期通胀运行仍存在一定的影响,油价上涨、汇率贬值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则构成潜在扰动。未来一两个季度,CPI同比增速可能在供给影响下趋于上行,据以往经验,这种上涨可能延续至2019年上半年。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年内CPI的上行将是比较平缓的。未来CPI上行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是2019年上半年,届时不排除CPI同比涨幅会逼近3%。

  相比之下,当前通胀预期似乎已经走在了现实数据前面,预期的上升远快于通胀实际上行的速度。这可能带来两个影响:短期看,通胀预期较快上升,可能产生自我强化和预期自我实现的效果,推动通胀水平和预期进一步上升,进而影响市场对货币政策、流动性预期,可能引起利率出现一定的上行;长期看,较强的通胀预期将被逐步证伪,利率有望重新回到下行通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