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策底隐现
人民币汇率“破7”概率降低

  (上接A01版)既然中间价是人民币市场汇率的“锚”,而“逆周期因子”直接作用于中间价,其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市场预期的影响不言而喻。

  央行曾表示,汇率作为本外币的比价,具有商品和资产的双重属性,后者意味着汇率波动可能触发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心理,导致外汇市场出现顺周期波动。央行还称,在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可通过校正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性,在一定程度上将市场供求还原至与经济基本面相符的合理水平,从而防止人民币汇率单方面出现超调。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24日的新闻稿指出,目前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因子”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彰显底线思维

  在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后,不少市场机构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跌破7元的概率进一步下降。

  “在保持汇率弹性的同时,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必要时通过宏观审慎政策对外汇供求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强调了外汇管理的“底线思维”。

  反过来理解,8月以来,外汇逆周期调节接连出手,很大程度上可能说明,近段时间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价位水平已触及外汇管理“底线”。可以预期,倘若人民币在近期价位上进一步走弱,宏观审慎管理很可能进一步加码,“政策底”对汇价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

  “尽管我们并不认为7是人民币汇率非守不可的长期‘底线’,但短期抑制汇率过快贬值的政策倾向明显。”招商证券固收研究团队称,近期外汇政策的变化,暗示“稳汇率”在当前央行政策目标中的权重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在经过连续4个月上涨后,出现乏力迹象。近期一些非美货币对美元均有所反弹,人民币汇率在贬值风险得到释放后,面临企稳运行的有利条件。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期跌破7元的概率下降,但应正确看待外汇逆周期调节,此类举措意在对冲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避免外汇出现单边超调,而不是为了扭转外汇市场运行趋势。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料区间震荡,“稳”是主基调,人民币不会因外汇逆周期调控而开启大幅升值进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