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1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 重要提示

  1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二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

  ■

  2.2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

  2.3 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

  2.4 截止报告期末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前十名优先股股东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2.5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6 未到期及逾期未兑付公司债情况

  □适用√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3.1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18年以来,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大环境下,公司面临经营下行压力。面对不利形势,公司对外努力拓展市场,对内加强管理、提质增效,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一)主营业务发展情况

  1、雷达整机与相关系统

  报告期内,由于存量合同不足,新签合同情况仍未改善,雷达整机与相关系统板块收入下降幅度较大。面对经营压力,公司加强市场营销,创新业务模式,努力为后续发展布局。上半年公司参加了南京第八届世界雷达博览会、马德里空管展等海内外大型展会,探索雷达的租赁商业模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品推广;中标中南空管局机场风廓线雷达、宁波市北仑区预报预警服务平台等项目;中标福建海洋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平台项目,将公司气象应用系统从陆地延伸至海洋。

  技术发展方面,公司受托牵头开展了中国气象局气象业务化协同观测发展相关工作,完成了协同观测发展技术方案的编制;新一代二次雷达样机研制成功;完成了全固态双偏振技术的开发,成功用于X波段雷达中;积极推进机场场面监视雷达、连续波雷达、相控阵双偏振技术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工作。气象应用系统方面,基于雷达和卫星资料快速循环同化技术的客观化智能网格预报预警系统的研发基本完成,该产品将实现对海洋、陆地全空间覆盖的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预警;继续推进基于分布式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技术的气象大数据平台、基于气象大数据与行业大数据深度融合技术的行业气象风险影响预报服务系统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2、轨道交通系统

  报告期内,轨道交通系统多个项目进入集中供货阶段,同时新签合同情况较好,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上半年,公司成功中标苏州5号线工程信号系统、南京7号线工程信号系统、福州6号线工程信号系统核心分包、南京线网指挥中心(NCC)信号系统核心分包、徐州2号线乘客信息系统等项目。

  技术发展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有人驾驶CBTC系统(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应用项目已完成上道试验和试运行安全评估工作;自主化无人驾驶CBTC系统研发工作有序推进。

  3、微波器件

  报告期内,微波器件业务受中兴通讯被制裁、军用器件客户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收入出现下滑。随着中兴通讯制裁的解除,预计下半年相关业务将恢复正常。随着5G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公司将5G相关业务作为重点拓展的方向,微波技术军转民前景良好,公司将着力推动5G相关业务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技术发展方面,用于下一代雷达的宽带环行器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并开发了系列型号的环行器产品;开发了应用于5G移动通信的多种无源微波器件,部分形成了小批量供货;移相器组件的集成设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可用于多种阵列天线。

  4、特种电源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特种电源军品市场的应用推广,积极推动高性能低压电源业务,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进一步巩固了传统高压电源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积极加大预研投入,开拓了静电除尘电源(环保)市场领域,并形成了批量销售。

  技术发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承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X 波段高稳定性小型化放射源模块”项目,按进度正常推进中,有利于公司保持在特种电源领域的技术先进性。

  (二)综合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管理变革,促进提质增效,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管理促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1、运营管理

  加强经营数据实现过程的监控,积极开展经营数据整理分析工作,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努力推动经营目标实现。积极采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系列措施,加强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和预算执行监控,提升项目管理成效;加强对产品全过程的质量策划和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提高客户满意度;积极推动业务流程优化,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建立运营管理协调机制,合理配置业务资源,提高整体效能。

  2、内控管理

  围绕现代企业法人治理要求,加强内控管理制度梳理及流程优化,强化内部审计监督,进一步提升业务规范化和标准化,切实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

  3、人力资源管理

  按照体系化、市场化的原则,建立了新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薪酬激励机制,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促进公司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实现。根据岗位需要制订和实施差异化培训,提升培训有效性;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一期建设。

  4、党建和企业文化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聚焦董事会目标,融入中心促发展,党建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提升党建工作价值创造能力。

  3.2 与上一会计期间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3.3 报告期内发生重大会计差错更正需追溯重述的情况、更正金额、原因及其影响。

  □适用  √不适用

  证券代码:600562      证券简称:国睿科技   公告编号:2018-020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一、会议召开情况

  1、本次董事会会议的召开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规定。

  2、本次会议的通知及会议资料在会议召开前以电子邮件或专人送达方式发给全体董事。

  3、本次会议于2018年8月27日召开,会议采用通讯表决方式进行表决。

  4、本次会议应出席的董事9人,实际出席会议的董事9人。

  二、会议审议情况

  1、审议通过了《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

  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摘要》刊登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2、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

  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本次注册资本变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情况详见刊登于《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的《关于注册资本变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编号:2018-021)。修改后的《公司章程(2018年8月修订)》全文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特此公告。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8年8月27日

  证券代码:600562      证券简称:国睿科技   公告编号:2018-021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注册资本变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8年8月27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了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本次注册资本变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1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议案》:以2017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478,731,32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含税)1.07元,共计分配现金红利51,224,251.45元;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按每10 股转增3股,共计转增143,619,397股,实施完毕后公司总股本为622,350,719股;同时,授权董事会办理因实施该方案而引起的增加注册资本、修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及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事宜。

  2018年6月,公司完成了2017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的实施工作,公司注册资本由 478,731,322元增加至622,350,719元。《公司章程》相关条款修改如下:

  ■

  特此公告。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18年8月27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