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24日 星期五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业内人士:银行理财转型要明确自身优势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陈莹莹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陈莹莹 

  

  多位业内人士在“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在资管新规细则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大资管行业和银行理财告别此前快速膨胀时期,同时产品转型将是资管新规后银行面临最明显的压力所在。

  中信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副总裁罗金辉表示,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后,老产品正在逐步压缩规模。

  “在新规和市场环境推动下,传统的资产模式在发生变化。”中国银行投行与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蒋海军表示,从商业银行和资管业务看,他们在风险管理上是有差异的。在此过程中,业务所面临的困境也推动了行业内信用风险管理调整。同时,在监管推动之下,净值型产品也有一定推进。

  在非标方面,中国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谢国旺表示,资管新规的本意是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非标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监管实际上是希望非标投资更加透明化,让信息更加充分的披露。

  蒋海军认为,非标业务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处理存量资产,而是如何找到更合规、更合理的模式继续开展这项业务。目前已有一些同业在做很好的尝试,既然非标业务在过去十年中有很大发展,也说明了实体经济和融资人有各种需求,需要用各种资金去满足。

  业内人士认为,产品转型是资管新规后银行所面临的最明显压力。

  蒋海军认为,产品转型面临投资者的认可度问题。按现在30万亿银行资管的规模,投资者很难再回到过去存款的模式上,因此需要真正提高资产收益率。对于银行而言,挑战在于过去这些符合客户需要、稳定收益型的产品如果不能继续做,如何创造真正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同时,要引导客户需求,转向其他相对有一定波动的产品,即净值型产品。 

  “现在市场上符合客户需求的净值型产品较多,过去半年中同业的类货币产品发展也较为迅速。”蒋海军表示,除了现金管理型产品,银行还要提升固收类、权益类或其他投资方面的能力,明确自身优势。 

  “新规后对银行最看得见的转型压力就是产品。”在谢国旺看来,产品转型可分两步走。首先是向公募基金靠拢,现在净值型产品正在向公募转型。其次,要搞清楚银行跟公募基金的区别及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买公募产品大家比的更多是收益,包括投资团队的投研能力。而银行客户不光是冲着收益而来,还有个贷、信用卡还款等一些场景类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