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公司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8月09日 星期四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加速
□本报实习记者 张斌

  □本报实习记者 张斌 

  

  瑞士诺华公司日前主动申请注销注射用唑来膦酸(艾瑞宁)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退出国内市场。此外,美国默克等多家知名药企的原研药近期相继注销在中国市场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

  业内人士指出,海外重磅原研药相继退出中国市场,仿制药替代市场空间大。长期看,专利过期原研药的品牌溢价将逐渐消失,仿制药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明星原研药退出

  诺华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唑来膦酸(艾瑞宁)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高钙血症,其全球销售额长期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专利到期后,国内药企争相对其进行仿制,包括上市公司恒瑞医药。注射用唑来膦酸在国内共有8家企业仿制。从目前情况看,仿制药强势占据市场,且中标价格较诺华公司便宜很多。

  正在筹划借壳东方新星的奥赛康也在生产、销售注射用唑来膦酸(震达),且是其重要利润来源。根据重组预案,东方新星拟以指定主体的100%股权作为置出资产,与奥赛康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差额部分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支付。交易完成后,东方新星主营业务将由石化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施工服务变更为医药制造,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奥赛康董事长陈庆财。

  值得注意的是,注射用唑来膦酸(艾瑞宁)并非第一款退出中国市场的现象级药品。今年6月,美国默克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思真),诺和诺德的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西安杨森的吗丁啉混悬液和西美瑞韦胶囊、上海强生制药的艾畅滴剂相继注销批准文号。

  以重组人生长激素为例,默克在国内生长激素市场占比逐年减少。

  仿制药替代加快

  仿制药是医药产业重要一环。长期以来,仿制药在与原研药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国内制定一系列政策,旨在药品审评审批、招标采购、医保支付等环节大力扶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优质仿制药品种。

  国内两家行业龙头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过去两年业绩保持高增长。长春高新2016年和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为4.85亿元和6.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1%和36.53%;安科生物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1.97亿元和2.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80%和40.77%。

  此外,长春高新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83亿至5.68亿元,同比增长70%-100%;安科生物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8亿元-1.6亿元,同比增长10.59%至38.24%。

  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推动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仿制药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大批原研药在中国市场将被同质优价的仿制药占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