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6版:信息披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首页 | 电子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24日 星期二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华宸未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开

  ■

  ■

  ■

  ■

  ■

  ■

  ■

  此外,基金管理人拟根据《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的具体生效时间对“第四部分基金的历史沿革”和“第二十二部分基金合同的效力”的内容进行调整。

  三、变更前后的安排

  1、华宸未来信用增利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议生效的表决结果公告后,本基金管理人将根据持有人大会决议,将原华宸未来信用增利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份额结转为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A类基金份额。

  自持有人大会决议通过并公告之日起,《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华宸未来信用增利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同时失效,华宸未来信用增利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正式变更为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本基金基金合同当事人将按照《华宸未来稳健添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合同》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

  四、基金变更的主要风险及预备措施

  (一)变更方案被持有人大会否决的风险

  为防范变更方案被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否决的风险,基金管理人将提前向基金份额持有人征询意见。如有必要,基金管理人将根据基金份额持有人意见,对变更方案进行适当的修订,并重新公告。基金管理人可在必要情况下,推迟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召开时间。

  如果议案未获得持有人大会的批准,基金管理人将按照有关规定重新向持有人大会提交变更方案议案。

  (二)基金变更后遭遇大规模赎回的风险

  为应对变更后遭遇大规模赎回,基金在变更期间将尽可能保证投资组合的流动性,应付变更前后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赎回,降低净值波动率。

  五、基金管理人联系方式

  基金份额持有人若对本方案的内容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通过以下方式联系

  基金管理人:华宸未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400-920-0699

  公司网站:www.hcmirae.com

  

  华宸未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开放式基金参与奕丰金融费率优惠活动的公告

  为答谢广大客户长期以来给予的信任与支持,经与奕丰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奕丰金融”)协商一致,自2018年7月25日起,华宸未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基金参与奕丰金融申购业务费率优惠活动。现将具体费率优惠情况公告如下:

  一、适用的基金范围

  华宸未来信用增利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代码:000104)

  二、费率优惠活动

  1、费率优惠内容

  自 2018年7月25日起,投资者通过奕丰金融申购本公司上述基金,申购费率(含定期定额申购、转换转入)不设折扣限制,具体折扣费率以奕丰金融最新公告为准。优惠前申购费率为固定费用的,则按原申购费率执行, 不再享有费率折扣。基金费率请详见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更新)等法律文件,以及本公司发布的最新业务公告。

  2、费率优惠期限

  以奕丰金融官方网站所示公告为准,本公司不再另行公告。

  三、投资者可通过以下途径咨询有关详情

  1、奕丰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客服热线:400-684-0500

  奕丰金融网站:www.ifastps.com.cn

  2、华宸未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网址:www.hcmirae.com

  客户服务电话:400-920-0699

  四、重要提示

  1、本优惠仅适用于我司产品在奕丰金融处于正常申购期的基金产品前端收费模式的申购手续费(含定期定额申购业务产生的申购手续费和转换转入手续费),不包括基金赎回业务手续费。费率优惠期限内,如本公司新增通过奕丰金融代销的基金产品,则自该基金产品开放申(认)购当日起,将同时开通该基金上述优惠活动,本公司不再另行公告。

  2、本次优惠活动期间,业务办理的具体时间、流程以奕丰金融的安排和规定为准。

  3、本次优惠活动的解释权归奕丰金融所有。

  4、投资者欲了解上述基金的详细情况,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或招募说明书(更新)等法律文件。

  风险提示:华宸未来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敬请投资者留意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华宸未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8年7月24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1
满意度:
综合得分: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证 14014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0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